词条 | 等张液体 |
释义 | 等渗液体概述:等渗液是指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即两种溶液用理想半透膜隔开时,无渗透现象产生(渗透平衡)则互称为等渗液。临床上所说的等渗溶液,是指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或泪液的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以前认为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能保持其正常形态(不皱缩、不溶血)。但临床研究发现并非完全如此,因而提出了等张溶液的概念。此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因为有的分子能够通过细胞膜,如1.9%的尿素溶液,按质点数计算与血浆等渗,但因为它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将红细胞置入其中会立即溶血,所以,1.9%的尿素溶液是等渗溶液,但不是等张溶液,不能将其输入血液中,而NaCl不能自由透过细胞膜,所以0.9%NaCl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 等渗液与等张液区别:注射液的等渗与等张概念是医药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临床应用中常有不一致的地方,现阐述如下所谓等渗液,化学上认为溶液的渗透压是以理想半透膜作为条件,理想半透膜的特点是只允许溶剂水分子即小分子自由通过,而溶质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某两种溶液用理想半透膜隔开,若无渗透现象产生则互称为等渗液。而医学上的等渗液厂是指该液与血浆所产生的渗透压相等。正常血浆的渗透压相当于,一般认为血浆总渗透压范围在,渗透压在上述范围内的溶液均为等渗液。医学中在讨论溶液的渗透压时常采用、特别在儿科体液疗法中习惯用张力浓度单位也是与体积摩尔浓度或体积毫摩尔浓度、离子毫当量浓度间的互相换算较为简便。 那么何谓溶液的张力浓度等张液,等张液与等渗液有否区别?药剂学上一些实验结果提示,某溶液运用冰点下降法求得的渗透压属于等渗范围,但不一定是等张,因为该液可引起溶血现象。这说明等张与等渗是有区别的。渗透压浓度与等渗液的前提是理想半透膜,而张力浓度与等张液的条件是红细胞膜。红细胞膜并非理想半透膜,一些物质分子或离子能自由通过,某溶液放在血液中若不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溶血者,均可认为是等张液。等渗液与等张液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等张概念可认为是在等渗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儿科体液疗法中因小儿脱水性质不同,通常将各种注射液混合成等张液、半张液、低张液等,以适合于不同体液疗法的需要。 等渗液不一定是等张液,而等张液一定是等渗液。等渗指体外而言,等张指体内而言,两者计算标准也有所不同。药剂学实验中发现有些等渗药液如肠尿素、肠无水乙醇或肠抗坏血酸进行生物学溶血测定时,它们的溶血程度可达肠,药剂学上称这些药液为等渗低张液,为防止溶血现象加入其它物质常用,呱氯化钠与肠葡萄糖来调节为等张液这里不包括可能因直接破坏红细胞膜引起的溶血。这些药物引起溶血的原因是它们的分子能自由通过红细胞膜,随着药物 的分子量增大,分子半径大,从而使溶血程度相应减弱么。需要注意的是在药剂学上可用肠葡萄糖提高药液张力,而儿科学认为葡萄糖属于无张力物质,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前者是以进入血液时的原始浓度来计算,而后者是以物质的最终氧化产物是否有张力来计算的。综上所述,等张与等渗的区别是等张指体内对红细胞膜而言,等渗指体外对理想半透膜来说的儿科学中的等渗液不一定是等张液,而等张液必定是等渗液药剂学中等渗液并非为等张液,等张液未必都是等渗液,由于各学科的计算依据不同,所以出现了上述现象。 人体生理: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是近似的。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取得平衡,是依靠细胞内外之间水分的移动。当细胞外液比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高时,水分由细胞内流向细胞外,反之则由细胞外流向细胞内。无论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输入人体后,其药物微粒不能进入或很少进入红细胞内,引起红细胞内渗透压相对降低,水分随之外流,使细胞发生皱缩,这种溶液属高张液;若药物微粒过多进入红细胞内,使细胞内渗透压随之增高,部分水分被吸入红细胞内,使之肿胀,这种溶液属低张液;当只有某种输入的溶液不引起红细胞形态和体积变化时,才能称为等张液。 临床中人们习惯把水盐紊乱形式以渗透压的变化来表示。例如,失水大于失盐,引起血钠浓度高于150mmol/L时,称为高渗性脱水;若失盐大于失水,使血钠浓度低于130mmol/L时,称为低渗性脱水;血钠浓度介于130~150mmol/L时,称为等渗性脱水。 临床常用溶液与张力:生理盐水:等张0. 9%氯化钠液:等张 林格氏液(复方生理盐水):等张 改良达罗氏液(M·D液):等张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3.6%):等张 1/6克分子碳酸氢钠液(1.4%):等张 1:1液(1份生理盐水:1份5%~10%葡萄糖):半张 2:1液(2份生理盐水:1份1/6克分子乳酸钠):等张 3:2:1液(3份5%~10%葡萄糖:2份生理盐水:1份1/6克分子乳酸钠或1份1/6克分子碳酸氢钠):半张 4:3:2液(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2份1/6克分子乳酸钠或2份1/6克分子碳酸氢钠):2/3张1/6克分子乳酸钠液(1.87%):等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