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DCK-006型无人机
释义

2009年,西北工业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并拟建成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无人机的研发历经50年风雨历程,1955年,陶考德教授试飞成功我国第一驾无线电摇控航模,经过曲折发展,现已形成无人机生产能力。DCK-006型无人机是D系列无人机的一种,具体参数不详。

中文名:DCK-006型无人机

机型:无人机

代号:DCK-006

机身长:4.3米

机身高:1.5米

续航时间:12小时,

简介

2009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架小型无人机,拟建成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

这骄人的业绩,贯穿了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事业从艰苦创业到走向辉煌的50年风雨历程,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一批又一批的热血志士用心血和智慧谱写着共和国无人机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撑起了我国无人机腾飞的翅膀。大地蕴含着他们的心血汗水,蓝天谱写着他们的酸甜苦辣,中国的无人机事业记载着他们的丰功伟!

历程

年逾古稀的陶考德教授是无人机研制的老前辈和先导者,1955年他曾试飞成功我国第一驾无线电摇控航模,其后他和刘明道教授一起作为国家队员参加了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航模大赛。参赛机“华山之鹰”打破了两项美国保持的世界纪录。

1957年,原华东航空学院和西北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并校伊始,学校就把陶考德、刘明道、薛民献、高国钧等航模运动健将组织起来,成立了学校直接领导的专业航模研究室,后来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我国最早的小型无人机研制。

“填补空白,向国庆献礼!”。1958年5月21日,在这个目标鼓舞下,一批年轻人以冲天的干劲投入了科学攻关。在艰苦的条件和简陋的设备,奋战100多个日日夜夜,创造了奇迹。1958年8月3日,西工大在西安窑村机场试飞成功了代号为“04”的我国第一套无人机系统,开创了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先河,成为我国无人机事业起步的标志。

1962年 B1靶机开始研制, 1963年3月定型并转厂生产;B2靶机于1966开始研制,1971年转厂生产。这些靶机后来配备部队做靶标,推动了部队训练走向了现代化。之后,又相继研制成功B2D、D4及B9机。其中D4是新一代民用遥感无人驾驶飞机,用于航空摄影、物理探矿等,一次性作业飞行相当于数十人测量队工作一年的成绩。B9机是舰载靶机,先后向海军提供60多架,为海军训练做出了巨大贡献。B2靶机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D4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攻关

198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文件,制订我国发展小型无人机的10年规划,并指定西北工业大学为总设计师单位,航空工业部批准成立了西北工业大学小型无人机研究所(代号365所)。从此,西工大无人机研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87年,国家决定由西工大无人机所自行研制更先进的无人机系统,也就是现在的ASN-206无人机系统。ASN-206无人机系统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无人机系统,涉及机械、电子、光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由于主管部门对产品的指标要求高,国内缺乏研制经验,国外又进行技术封锁,可以说是在一张白纸上做画。能否描绘出宏伟的蓝图,是对研发人员的一次巨大考验。这时,以张玉琢、王廷瑞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担当起了重任。

张玉琢,我国著名的无人机专家。1962年张玉琢在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完成了四年的大学生活,怀着对国防事业的满腔热忱留校任教。1966年参加B2靶机的研制工作。

1984年西工大无人机所成立。1987年,张玉琢受命担任了ASN-206型号无人机的总工程师和型号总设计师。张玉琢和他的同伴们凭着一股子知难而上的拼命劲头,披星戴月,昼夜工作。张玉琢用最朴实的一句话作了形容:“那个时候实验室里晚上常常是灯火通明”。为了一个计算机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他们几乎跑遍了国内各地;为了找到相关信息,他们不错过任何一次有关的展览会……除了技术信息上的闭塞,经费的紧张更是一大难题。当时虽有国家的经费支持,但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最困难时,全所帐上不到20万元,而到货一套设备就需要20多万元。

在无人机所有的研制工作中,外场试飞是无人机研制非常重要、关键的环节,它可以试验和检查无人机系统的性能,发现和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但外场飞行试验也是最苦的,既要面对夏日暴晒,又要忍受冬日严寒。除了生活上的困难,最折磨人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张玉琢笑称:“心脏不好的人就不要参加试飞。” 张玉琢作为一名总设计师,一名技术上的指挥员,深知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使无数人多年努力的心血付之东流。

从1987年开始到1994年ASN-206机定型生产,张玉琢除了在研究室、实验室参与攻关,其余时间是在试验场外度过的。7年时间里,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在每次的飞行试验中,他都担任飞行总指挥,并负责解决试验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难题。

在张玉琢的带领下,从无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到分系统的设计与试制、飞行试验等方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于1994年底,ASN-206型无人机终于设计定型。206型无人机的诞生实现了从空中对地面目标进行实时监视、搜索、识别、航摄等多种功能,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主要指标达到同时代国际先进水平,大大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小型无人机事业的全面发展,一些专家称这是我国无人机事业发展的“里程碑”。ASN-206型无人机的定型为我军提供了一种新型信息化作战装备。该项目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凭借着前辈打下的基础,依靠无人机所多年来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拼搏奉献”的团队精神,无人机所先后完成10多个型号的研制并投入使用。“九五”期间,以张玉琢为代表的创新团队承担了两项国家重点无人机预研项目,为“十五”立项研制打下了基础;“十五”期间,又研制成功国家重点研制项目“新一代通用无人机系统”。该系统在无人机空中中继数据传输技术、全天时现代昼夜侦察技术、高精度目标跟踪定位技术、双机控制与导航技术、飞行总体气动设计技术、动力装置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型号2004年获得国家一级定委批准定型。定型后立即得到主管机关的高度重视,并由此产生出13种系列型号的产品,成为我国现役无人机系统应用领域最广泛的系统。该项成果于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成果的诞生,使我国无人机事业的发展再次迈上了新的台阶。

基地

历经50年的艰难科学攻关和发展,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所而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无人机科研生产基地,并入选“中华之最”,研制成功了30多个型号的无人机系统,国内累计生产5000多架,获各种科技成果奖48项。这些无人机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有部分出口国外。

在创新研究方面,无人机所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研究组织体系。现有飞机设计、发动机、导航等7个研究室,建设了“无人机先进气动布局与控制制导”重点实验室。目前,西工大无人机所已发展成为科、工、贸一体化技术经济实体,形成了科研生产两条主线,实现了由财政投入型向自我发展型转变,累计完成科研与生产总值超过10亿元。多种新型无人机的研制也不断写下骄人业绩,用于海洋勘探监测的SE-1海洋型无人机为国家863项目,技术领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于2004年底实现了首飞。

伴随着新机的研制,占地80亩的无人机研发基地也于2003年落成。基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试验与生产手段,研发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试验室、厂房面积由原来的近20000平方米增加到近40000平方米,试验与检测手段由初级水平提高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西工大无人机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吴邦国、曾庆红、李岚清、张万年、曹刚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给予了亲切关怀;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陕西省、西安市领导,多次到学校听取无人机研制情况汇报,给予充分肯定;学校历任领导十分关心无人机事业的发展。校党委书记叶金福、校长姜澄宇等学校领导也多次对发展无人机作出部署,给予大力支持,并提出要宣传和发扬“无人机精神”,推动学校科技工作创一流。

西工大无人机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走上了现代化发展之路。这是以陶考德、张玉琢为代表的一批批奋斗者艰苦创业,风雨同舟,并肩作战的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研究所每研制一种型号,就造就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打硬仗的队伍,一批年轻的优秀科技人才已脱颖而出。目前,研究所大部分总师、副总师都是年轻人,如祝小平、吕忠民、马晓平、雷金奎、席庆彪、张小林……,系列新型无人机的总设计师平均年龄只有40岁左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