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登封 |
释义 |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10年),有24个民族。闻名海内外的少林寺位于登封境内,是中国“武术之乡”。登封市经济实力雄厚,与巩义市、禹州市等片区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百强县市之列。 中文名称:登封市 外文名称:Dengfeng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省郑州市 下辖地区: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等 政府驻地:少林大道18号 电话区号:0371 邮政区码:452400 地理位置:中国华中 面积:1220平方公里 人口:65.52万(2009年)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嵩阳书院等) 机场:新郑国际机场 车牌代码:豫A 行政区划登封为县级市,隶属地级市郑州市,市人民政府驻嵩阳街道。 登封市辖3个街道、8个镇、4个乡、1个工业区、1个矿区: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大金店镇、颍阳镇、卢店镇、告成镇、阳城工业区、送表矿区、大冶镇、宣化镇、徐庄镇、东华镇、白坪乡、君召乡、石道乡、唐庄乡。 嵩阳街道 代码:410185001,位于登封市区,是登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2000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街道办事处。总面积60余平方千米,原辖16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余人。2006年辖18个居委会。 少林街道 代码:410185002,位于登封市西区。辖9个村委会。 中岳街道 代码:410185003,位于登封市区东3千米处。前身是1992年7月成立的中岳经济开发区,1996年改为中岳工业区。2000年6月8日成立街道办事处。总面积60.1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即:中岳庙居委会、新店居委会、东十里铺村、韩村、花楼村、康村、交河口村、北高庄村、东张庄村。 阳城区镇:面积:15平方千米 代码:410185104,位于登封市东南部,距登封市中心13千米。辖6个村委会。 徐庄镇:位于登封市区东南25千米处,总面积76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37个村民组,总人口3.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8600人。2007年12月11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撤销徐庄乡,设立徐庄镇。12月27日徐庄镇举行撤乡设镇庆典。 历史沿革周公在嵩山测量天文,安放日晷,登封为古京师洛阳的东部屏障之一,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正式设立崇高县,隋大业初年(605)改为嵩阳县。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以示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1994年5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登封县撤县设市。 1997年,登封市面积1220平方千米,人口58.8万。辖6镇8乡:城关镇、大冶镇、大金店镇、告成镇、卢店镇、颍阳镇、徐庄乡、君召乡、石道乡、唐庄乡、东金店乡、送表乡、白坪乡、王村乡。市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登封市辖3个街道、6个镇、7个乡。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609085人,其中:嵩阳街道61424人、少林街道26550人、中岳街道21353人、大金店镇54424人、颍阳镇45484人、卢店镇25260人、告成镇60509人、大冶镇75749人、宣化镇22576人、送表乡13635人、东金店乡53239人、白坪乡14468人、君召乡35877人、石道乡35868人、唐庄乡36351人、徐庄乡26318人。 2005年,登封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送表乡,并入白坪乡。截至2005年12月31日,登封市辖3个街道、6个镇、6个乡: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卢店镇、颍阳镇、大冶镇、大金店镇、告成镇、宣化镇,徐庄乡、石道乡、君召乡、东金店乡、白坪乡、唐庄乡。 2006年,登封市辖3个街道、7个镇、6个乡: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大金店镇、颍阳镇、卢店镇、告成镇、阳城区镇、大冶镇、宣化镇、东金店乡、白坪乡、君召乡、石道乡、唐庄乡、徐庄乡。市政府驻嵩阳街道。 2007年12月11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撤销徐庄乡,设立徐庄镇。 2008年12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撤销东金店乡,设立东华镇。 目前,登封市辖3个街道、8个镇、4个乡、1个工业区和1个矿区:嵩阳街道、少林街道、中岳街道、颍阳镇、大金店镇、卢店镇、告成镇、大冶镇、宣化镇、东华镇、徐庄镇、君召乡、石道乡、白坪乡、唐庄乡、阳城工业区、送表矿区。 经济经济数据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26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为2.9:72.9:24.2。人均生产总值40432元,增长9.5%。 工业经济2008年登封市现有工业企业单位521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0家,重点企业有 登电集团、新登集团、国投教学、磴槽集团、华润电力、中岳电力、金丰工贸等,登电集团成为郑州市第7个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金丰工贸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 登封市形成了“一廊四园”的工业布局,即沿省道S323线的大冶工业区、阳城工业区、东华循环经济区、大金店高新技术区,并与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合作,建设中岳办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园区入驻企业121家,形成了一个主业突出、产品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园区企业群。 登封文化登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王朝定都阳城,即今天的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则因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而得名。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祖庭,中岳庙是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道观,嵩阳书院则是北宋鸿儒程颢、程颐兄弟讲学之所,是宋明理学的发源地之一。绵延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登封成为“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三教合一”的一个缩影。观星台,嵩阳寺塔,永泰寺,会善寺,法王寺,老君洞……都有几千年的历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封是大禹文化之乡;登封是两大文化发源地,一文一武,少林国际武术发源地;李洼河南曲剧发源地,河南曲剧在李洼村诞生,李洼的李祖白创造了河南曲剧,是曲剧之祖,河南曲剧从李洼村发展到了全国。登封有地道的两台戏,曲剧卷席筒,豫剧朝阳沟,都出于大冶曹村朝阳沟。 基础建设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财政收入完成5.1亿元,增长57.4%,居全省县(市)第二位;国、地两税入库税收共计9.35亿元,增长58.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9亿元,比年初增长27.8%。 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53万公顷,增长8.6%;全年粮食总产15.3万吨,增长5.5%。扎实做好禽流感防治等动物防疫工作,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肉、蛋总产量分别达到3.9万吨、2.7万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生态建设得到加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3.33公顷、节水灌溉面积666.67公顷,完成农业综合开发333.33公顷、退耕还林2200公顷。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全市共减免农业税981.1万元,农民人均减负66%;支农力度明显加大,各级支农投入超过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0元,增长15.7%。 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提高,原煤产量15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铝及铝制品产量9.5万吨,增长15.4%;发电量48亿千瓦时,增长47%。规模以上企业新增25个,达到189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4亿元,增长30.6%;实现销售收入89.8亿元,增长55%;实现利税14亿元,增长46.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3.6,提高24.9个百分点。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3个,其中登电集团销售收入近20亿元。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改制企业19个。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直51个部门494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实现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投入运行,33个职能部门350项审批事项进入中心集中公开办理。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全面推开。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发布招商项目104个,签约13个,签约资金130亿元。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3个,全市出口创汇836万美元。全年合同利用外资9.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74亿元,其中境外资金3831万美元,居郑州6县(市)第一位。登封被确定为全省35个扩权县(市)之一,荣获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先进单位称号。全市新建500万元以上非公有制工业项目38个,总投资16.4亿元,3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7亿元,增长31%,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5%。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到1.7万个,新增2000个,从业人员达到13万人。 全市重点项目社会固定资金投资预计完成50.7亿元,增长36.8%;有21个项目列入国债建设项目,共争取资金2.2亿元。全年确定的28项重点工程,完成年度投资42.8亿元。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亿元,改造了嵩阳公园、滨河公园和东西入市口,打通了崇福北路、少室南路和北环路西段,完成了市区30条道路路灯工程和城区电网改造一期工程建设。修编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卢店镇、大冶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顺利完成。全年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6000万元,16个行政村被评为郑州市小康建设示范村,卢店镇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省级卫生镇。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203个,3700名城镇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城市“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扎实开展,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475万元、农村特困户救助金649万元。发放救助金13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4924人。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7亿元,比年初增长2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98元,增长16.6%;城乡市场进一步繁荣,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5亿元,增长17%。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成功举办了“登封国家高新技术暨国际投融资项目对接洽谈会”,签订合资、合作意向88项。科普活动广泛开展,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投资1843万元,对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完成4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和100个村级定点卫生室建设。全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23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24.6亿元,增长13.8%。大力弘扬“长霞精神”,广泛开展向任长霞学习活动,大型情景剧《长霞飞歌》在省内外演出,“任长霞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国15个省、市巡回报告,引起强烈反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年安全事故万人死亡率为0.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56,创历史最好水平。 近年来,登封市加大对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登封市现已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55万人,参合率达97.8%;落实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836人享受城市低保待遇,16632人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医疗事业。登封市现有少林医院、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院、水利医院、三康医院等10家综合医院,1家医学教育机构——登封市卫生学校,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封市卫生防疾站。各乡镇区办均建有卫生院,各行政村、居委会均建有卫生所,其中,大冶、唐庄等9个乡镇建成了高标准的乡级卫生院,徐庄、宣化等12个乡镇统一配备了医疗设备,并建成了45个村级标准化卫生所。 教育事业。登封市现有各类学校262所,其中,有小学学校134所,有登封一中、实验高中、嵩阳高中、登封五中、登封六中等普通高中8所,有登封市职业高中、嵩山电子技术工程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9所,聋哑学校1所。全市在校学生达13万人,教职工10102人,专职教师7000余人。 科技事业。登封市共申报专利604件,现已获得授权的专利284项,登电集团国家级实验室通过验收,跃博电器等8家企业建立了郑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产学研对接,与中科院、上海交大、郑州大学等8家院校、科研机构共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意向42项,许多科研成果在登封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化事业。登封市建成乡镇文化站6个、农村文化大院13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7个,并被命名为全国“大禹文化之乡”,嵩山根雕等8个项目入选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了内容丰富、史料详实的《登封市志》,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建设进入规划论证阶段。 城市建设。登封市市区面积59平方公里,市区东西主干道有少林大道、中岳大街、南环路、北环路,南北主干道有少室路、嵩阳路、西商埠街、东商埠街、守敬路。有迎宾、嵩阳、大禹、武林、怡中等5个城市公园,并在市区东转盘、东桥头、鸡鸣街等建有9个街头小游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4.14平方公里,公共设施用地2.74平方公里,道路广场用地2.55平方公里,绿地4.85平方公里。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3万平方米。嵩阳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郑煤集团安置小区、白坪搬迁安置小区、车辆修配城、农贸市场正在紧张施工中。小城镇建设进展迅速,4个乡镇建有专业商贸市场;东金店乡顺利撤乡设镇,更名为东华镇,成为登封第8个建制镇;徐庄镇被命名为国家卫生镇,大金店镇、宣化镇、告成镇则成为省级卫生镇。 2008年,登封市组织申报各项专利341件,获得授权80项;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5418万元,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市卫生医疗机构27个、卫生技术人员3203人;公路客运量1606万人、货运量675万吨、铁路货运量309万吨;邮电业务实现2520.63万元,移动电话用户达44万户,互联网用户达40739户。2008年,登封市建成区面积18.5平方公里;实际用水量517.6万立方米,液化气供应量928吨,天然气供应量271.08万立方米;城市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60.68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3.72平方米。 登封市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已经建设5星级酒店,锦鹏生态酒店,从而更好的服务高档旅游人士。 旅游老登封八景 登封八景 郭耀嵩 风门红叶染嵩岳,颍水春耕田歌起。 嵩门待月玉兔升,轩辕早行天梯登, 玉溪台前垂钓钩,瀑布崖前墨浪流。 卢崖瀑布银河降,少室晴雪北国风, 月满嵩门正仲秋,三皇天梯空中走。 箕阴避暑夏如秋,石淙会饮舞歌笙, 轘辕早行雾中游,夏避箕阴溽暑收。 少林湖光波粼粼,颍水春耕赛仙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北京时间8月1日审议通过,将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8处11项古建筑。“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为河南省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前两处分别为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 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登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登封市现有文物古迹112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16处,居全国县(市)之首,是著名的“文物之乡”。嵩山历史文化建筑群包括太室阙、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少林寺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等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有中岳嵩山、三皇寨、卢崖瀑布、九龙潭、石淙河、白沙湖等,形成了武术游、文化游、天文游、地质游、宗教游、考古游、山水游、乡村游等8个旅游线路。 嵩山万岁峰下的启母石 由于一些学者对古代文献上三代以上记载的真实程度和包括大禹在内的三皇五帝是否实有其人均提出质疑,“禹都阳城”的所在地是 否在登封与“大禹”是否实有其人,有着可以相互证明的关系。也就是说,能证明“禹都阳城”确如古代文献记载,在“嵩山之阳,箕山之阴”,就可以为大禹实有其人提供证据。而“禹都阳城”确实在“嵩山之阳,箕山之阴”,在对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正不断得到有力证明。 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从先秦古籍中找出有关夏代并包含地名的史料约80条,除去重复,剩下约70条。他探索的结果,觉得有两个区域应该特别关注:一是洛阳平原,尤其是颍水谷地上游登封、禹州一带;二是山西西南汾水下游一带。“禹居阳城”,“禹都阳城”文献有载,但阳城在河南的有两说,在山西的也有两说,而《史记·郑世家·韩世家》与《六国表》记有韩文侯二年(公元前385年)“韩伐郑,取阳城”。这一有明确记载的事件,不仅时代最早,也把阳城框定在了登封一带。据此,徐旭生先生认为,登封告成镇的古阳城,“是一种普遍的说法,也是较正确的说法”。由此,徐旭生拉开了中国考古调查“夏墟”、考古学研究夏文化的序幕,并于1959年,对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与八方村之间的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王城岗遗址,当时称之为“八方遗址”。 上世纪7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曾在“八方遗址”发现一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小型城址、奠基坑、青铜器残片和文字等,并按照当地百姓的习惯称谓,将其命名为“王城岗遗址”。王城岗遗址与文献上记载的禹都阳城的时代、位置比较吻合,有争议的是当时发现的城址太小,与禹都不相称。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2002年~2005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王城岗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及周围的遗迹进行调查、钻探和发掘,新发现一座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从目前材料看,与原先发现的小城址同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建城时间稍有先后,是迄今发现的同期规模最大的古城址。在离城墙和城壕很近的地方发现了埋有人骨的祭祀坑、在城壕底部发现有用于祭祀的人头骨,以及很能反映使用者身份的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高规格遗物,都说明这一遗址是古代中原地区重要的中心聚落之一。 大城的发现,使它的时间、地点、规模都够资格称为禹都,有越来越多专家认可禹都在王城岗的可能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绪说,王城岗在探索早期夏文化中重要作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因为一般认为禹是夏代最早的国君,如果有朝一日能确认王城岗就是禹都阳城,那么夏文化的起源之谜将被解开,并为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龙山文化晚期是否夏代初期的考古学文化画上句号。 关于王城岗大城的修建与废弃,专家们认为,大城可能是在小城的东城被洪水冲毁之后修建的,在4000多年前的中国,可能发生了一场持续多年的特大洪水灾难,那场大洪水,可能正是传说中大禹所治之水。一些学者则推测,大城的北城壕向东延伸将王城岗小城围护其中,王城岗小城当为大城的宫城或宗庙社稷之所在,“禹都阳城”在登封王城岗因而更为可信。 对夏代历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夏代迁都十分频繁。大禹之子启与舜之子益之间为争夺最高领导权,发生过战争,王城岗大城可能因此被摧毁,这可能是夏启迁都的原因。况且,我们要纪念的是大禹,求证的是“禹都阳城”的方位,所以,后来其他大型夏代早期城址的发现,并不能撼动王城岗遗址作为“禹都阳城”的地位。连当年王城岗小城初发现时,对其作为禹都资格表示过怀疑的著名学者许顺湛先生,也在王城岗大城发现后改变了想法:“(王城岗大城)可能是鲧、禹及启初期的都城。” 再回过头来看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不但禹都阳城在登封,就是后来夏启迁都、太康迁都,也皆在嵩山之麓,毕竟,夏王朝的创立者大禹就起家于嵩岳之地! 为展示对王城岗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登封市在告成镇,西面毗邻观星台景区处的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工作站,设立了古阳城陈列馆,主要展出王城岗遗址和阳城遗址出土的文物,包括夏朝到东周时的石器、陶器、骨器、青铜器等。 中国的历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等多达七十二个帝王,登山封禅说的都是泰山。惟独唐代女皇武则天独树一帜,登山封禅不封泰山而封嵩山。 女皇武则天曾10次登嵩山。唐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5年)武则天登嵩山,改嵩山为神岳,封其为天中王,配有天灵妃。武后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她在嵩山峻极峰建筑登封坛,次年,又登嵩山峻极峰,加封中岳封天中王为天中皇帝,天灵妃为天中皇后并在峻极峰的东南边立碑一通。碑文的内容是武则天的自我歌功颂德,名曰:"大周升中述志碑",并在县城以西万羊岗建筑祭坛,封中岳后在这里接受群臣的朝贺。一番庆典之后又到阳城游乐揽胜。为了纪念封中岳这一盛大典礼,当年,武则天令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当年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元年",后又改为"万岁通天元年"。到了公元700年,武则天再次携群臣在嵩山峻极峰投金简一通,内容为:"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之后,又携文武百官到石淙河欢宴。现石淙河已是旅游胜地。1982年5月,登封一采药农民捡到武则天当年投下的金简,这为研究武则天封嵩山提供了"黄金佐证"。金简现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嵩山属伏牛山系,史书对伏羲和黄帝在伏牛山作为活动的中心,有许多记载。《黄帝内传》云:“王母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光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黄帝所常游,与神会,迹是。” 登封为著名旅游胜地,中岳嵩山的主峰峻极峰便在登封境内。登封上有72峰,下有72寺,其中包括享誉世界的少林寺等。登封为三教荟萃之地,有代表佛教的少林寺、永泰寺,有代表道教的中岳庙,有代表儒家的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千百年来三大教派和睦相处,互相交流,沿袭着三教的传统,使各家不断发展、精进,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景。 登封特色麦饭石茶杯在世界地质公园的嵩山脚下,蕴藏着一种与人体血液中丰度吻合度惊人的稀土元素和四十余种人体必需的活性元素所组成的神石——麦饭石。千余年来“麦饭石膏”医疗众疾,缮生救死,逢凶化吉,驻色延色,麦饭石神奇功能于一九八九年通过了国家地质矿产部鉴定。 郑州神农技术研究所以嵩山麦饭石和信阳毛尖为原料研发的“神茶”在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受到了中外人士的好评,产品走向世界。 正所谓:神石良泉出同源,少林武术谛真传。 帝王将相梦善食,文人侠士多惠恋。 和尚功绝依石水,常饮健身延寿年。 (注:神茶可连续饮用12小时,可和各种茗茶、麦饭石茶具、木鱼石茶具同时饮用) 少林禅茶少林寺自古禅、武、医同宗一源,享誉于世。现传茶道,声名最彰者,当属禅宗茶道。禅茶相传始于达摩,传说当然并非信史,只是表明茶人对禅宗精神的认同,少林禅茶虽引渡众生无数,却千年而不显,如味入水,内隐于僧人的山林修持,外隐于众生的日常生活,而一脉相通的正是禅宗精神。禅宗禅、少林禅、本是生活禅。为提升少林禅茶的品位,打造精品“少林禅茶”,也是机缘成熟,2005年10月,少林寺选择普洱茶原产地优秀企业西双版纳隆昌茶业有限公司特制以普洱茶为原料的“少林禅茶”。 这批“少林禅茶”所用的原料全部采用六大古茶山之一的攸乐山百年野生古茶树优质的谷花茶,严格高等级的采摘标准,用传统的手工石磨技术精制而成。堪称普洱茶中的精品,极具收藏价值。 这次合作也是继“班禅紧茶”之后,普洱茶再次与佛教结缘。 嵩山茶水[嵩山石花茶] 嵩山麦饭石是一种天然中药石,开发利用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气味甘温无毒,可治疗一切痈疽等杂病。嵩山石花茶就是选用嵩山麦饭石为原料、并配以野菊花、野薄荷、山竹叶、土枸杞等十余种天然植物和矿物,依照佛、儒、道家传统饮茶配方,用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明目、生津润喉、利尿解酒、降脂降压、清除燥热等功效。其茶味口感清爽,回味醇香。 该品经现代技术分析检验,含多种挥发油、多糖苷、氨基酸、抗菌素和多种维生素,不含咖啡因,适宜男女老幼四季饮用。冲泡时杯中呈现鲜花状,集观赏、饮茶、保健于一体,是当今生活中的理想饮品和馈赠佳品。 [嵩山佛茶] 嵩山佛茶是大法王寺的特产,是寺内方丈释延佛大师根据名贵中草药的药理功能,研制出对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保健饮品。佛茶主要成份:有大法王寺院内一千九百多年历史的古老银杏树的银杏叶,有主产于嵩山的金钗、首乌、灵芝、玉竹、绞胶蓝、黄芪、鬼针草及青藏高原珍贵的冬虫夏草等十几味名贵中草药配合上等茶叶,精心加工配制而成。对人体有活血化瘀、补气补血、防癌抗癌、清热排毒、调解阴阳、降低血脂、安神醒脑、生津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独特功能。嵩山佛茶是现代人们生活中最理想的保健饮品,也是馈赠亲友最佳的健康礼品。值得一提的是:嵩山佛茶经众僧“佛事加持。” [矿泉水] 主要分布在城关龙山、太室山南麓逍遥谷及石道乡颍源等地。嵩山矿泉水清冽甘甜,回味深长。日流量108吨,四季水温13—16℃。经分析化验,泉水含钠、锰、锌、氢、氯化物、碳酸盐、总硬度等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属天然优质含锶和偏硅酸的重碳酸钙型水。颍源矿泉水恒温恒量,无菌无毒,属“重碳酸盐矿泉水”。 [嵩山三楂红] 轩辕,果酒之祖;嵩山,果酒之源。据《黄帝内传》记载:“王母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光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嵩山老君洞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五千年的山楂酿酒沉淀,体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 据《本草纲目》记载:山楂可消化饮食,消肉积症瘕及痰饮痞满吞酸、血淤胀痛。洪昭光《食物是最好的医药》介绍:“山楂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常吃山楂制品能开胃消食,改善睡眠,保持骨骼和血液中钙的恒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使人延年益寿,故山楂被人们视为“长寿食品”。 道教祖庭嵩山老君洞,不但黄帝在此宴请西王母,又是老子撰写《道德经》的地方,至今轩辕黄帝与西王母饮酒遗迹仍然存在。至此,中岳嵩山称为果酒之源,三楂红称为中国山楂第一酒。老君洞适宜的温度、湿度,为存放三楂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登封特产焦盖烧饼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做工也十分精细。它是由纯天然小麦和白芝麻制成的,磨成面粉的小麦和白芝麻搅拌在一起,和成柔韧的面团,面团分割成一个个饼状以后,再经过几道复杂程序,就成了现在的烧饼。它吃起来焦中透香,还有白芝麻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焦盖烧饼,真可谓是登封的一绝!说起这烧饼,相传还有一段来历。那是南宋的高宗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当时,抗金名将岳飞破郾城后,率兵进驻登封,朝拜中岳庙。在朱仙镇大破金兵后正要渡河北上,却被奸贼秦桧用十二道金牌召回杭州,害死在风波亭。我们的登封人民闻之,个个都咬牙切齿,骂秦桧是王八。有人便用面团做成有头有尾的乌龟饼,取名“烧桧”,在市场上销售。并编了个顺口溜:“秦桧秦桧你是鳖,残害忠良如蛇蝎,吃你的肉喝你的血,最后通通再把你的盖儿来揭。”许多人都前来购买,在吃前还会用顺口溜来骂上几句,以解心头之恨。后来,这种饼越做越有名,盖焦里软、香味扑鼻,渐渐成了现在的焦盖烧饼。 焖子是流行于登封东部的一道特色菜肴。相传,清代时登封名人、礼部右侍郎加礼部尚书衔的景东扬幼时家贫,过年时因无钱买肉,其母亲在煮好的骨头汤秫入粉芡,并加入肉末、粉条、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焖子这种风味小吃。因景东扬的影响,这种小吃风行于登封东部及邻近县市。特别是大冶镇几乎家家都会做。因原产于登封颍阳而得名,是和芝麻焦盖烧饼齐名的特色面食。相传青牛精祸害四方,吕洞宾变为美女咬掉其舌头而将其制服,人们为纪念此事而炕制这种形如牛舌的特色食品。其一头厚一头薄,一头大一头小,约有半尺多长,放在锅内用文火蒸烤至熟。颍阳牛舌头锅盔以质脆肉厚,筋软可口,味香宜人,面味悠长而闻名四乡。 少林寺素饼配方十分讲究,它来源于少林寺祖传膳食秘方,由少林寺释延教大师监制。所用原料酥油是台湾产的纯素酥油。素饼低糖,不含脂肪,食后有迅速补充体能之功效。嵩山少林寺是举世闻名的禅宗祖庭,也是少林派拳术的发源地,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素食真正的发展也是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开始的,寺庙和素食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记载,少林寺曾用少林素食在寺中先后招待过唐太宗、元世祖、清太宗等20多位帝王。公元629年9月,唐太宗因念及当年十三棍僧救驾之恩,亲率魏征等人拜访少林寺,昊宗和尚以60多款素食摆设蟠龙宴招待唐太宗。在寺庙素食里,蕴含了佛教普渡众生、慈悲为怀的理念。世界首届武术节在河南举行,全世界都将欣赏到了中原武术的魅力及少林寺文化的博大精深。少林寺素食是您一年四季的营养伴侣,也是您居家旅行、馈赠亲友之佳品。登封特产嵩山石花茶:选用嵩山麦饭石为原料、并配以野菊花、野薄荷、山竹叶、土枸杞等十余种天然植物和矿物,依照佛、儒、道家传统饮茶配方,用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明目、生津润喉、降脂降压、清除燥热等功效。口感清爽,回味醇香,冲泡时杯中呈现鲜花状,四季饮用皆宜。 高等教育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登封校区) 郑州大学嵩阳书院 中国武术大学(在建) 塔沟武术学院 “天地之中”申遗成功“巴西时间7月31日20时43分(北京时间8月1日7时43分),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一致通过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登录世界文化遗产。”昨天早上8时,记者收到了郑州市文物局发来的短信。 “申遗的场面特别感人,特别振奋人心。”申遗成功的第一时间,身在巴西全程参与申遗的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大会用5分钟时间讨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价值,委员们的评价非常高;然后,21个成员国开始讨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否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结果不到一分钟时间,大家就用鼓掌的方式一致表决通过”。 陈爱兰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后,其他20个成员国的代表都来到中国代表团面前,“他们和我们一一拥抱,向我们表示祝贺,我们也是相拥而泣”。 国家文物局发来贺函 昨天早上8时,登封市嵩山广场就站满了登封市民,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欢呼声打破了清晨嵩山的宁静。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9处世界遗产,也是我省继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河南,再次让世界瞩目,让国人骄傲! 申遗成功半个小时后,中国郑州·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庆祝大会暨邮票首发仪式在河南艺术中心广场举行,工作人员宣读了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贺函,省领导孔玉芳、连维良、王文超等来到现场,和市民一起分享申遗成功带来的喜悦。 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调整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列其中,申遗工作是从2007年8月全面开始的,为此,登封市政府已投资8亿元。”登封市市长郑福林说。 功夫文化武术之乡登封禅武文化独具特色,少林武术规模发展,全市有少林塔沟武校、鹅坡武术专修学院、小龙武院、南北武院等武术院校62家,在校习武的海内外学子达5万人之多,成为名副其实的“武术之乡”。 登封武校登封嵩山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 登封嵩山少林寺教育集团 登封嵩山少林寺院招生办公室(嵩山少林寺教育集团旗下招生机构) 登封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登封少林寺释小龙武院 登封嵩山少林寺武术学校 登封嵩山少林寺水库武术学校 登封嵩山少林寺南院武术学校 登封嵩山少林精武院 登封少林寺拳法学校 登封少林功夫学校 登封少林武术研究院 登封嵩山少林武院 登封市国防科技学校 登封民族少林武术院 登封嵩山少林寺第一武术院 登封少林棋盘山武术学校 登封少林寺南北武术院 登封少林中等专业学校 登封林峰武术中等专业学校 登封万羊武术中等专业学校 交通207国道与217、316省道贯通全境,郑少洛、禹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形成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