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代南京城垣 |
释义 | 明代南京城垣,绵延35.267千米,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大城,也是世界第一大城(法国巴黎城29.5千米)。朱元璋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决定在应天府(即今南京市)营建都城。明代南京城始建于1366年,直到1386年基本建成,前后历时21年之久。 明代南京都城,共包括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圈城墙。由于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宫城、皇城、外郭三圈早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外,城墙仍然屹立。城垣依托南唐旧城,依据自然地理形势建造,东北凭依富贵山、九华山和北极阁,西面圈入五台山和清凉山,北面有狮子山,南边有外秦淮河环绕,既非方形,又非圆形,而是不等边的多角形。南京地处丘陵地带,城内虽然网笼诸山,但近靠城池的钟山、幕府山和雨花台仍然对都城构成威胁,故朱元璋又下令建造外郭,圈入上述诸山。外郭周长60千米,俗称土城头,现已无存。当时还从战争的需要出发,内城设置了13道城门,外城设置了18道城门。 修建南京城,工程浩大。共征调20万工匠参加,下令江南五省(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的府、州、县、镇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近200个单位承担组织人力烧制城砖。城墙基础均用石材,城墙的高度为14~21米,城基宽14米左右,顶宽4~9米。城砖相当讲究,一般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约10余公斤。整个墙身成下宽上窄的梯形,稳定性好,砌墙所用“夹浆”,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或再加桐油拌和而成,凝固后黏着力很强,历经600多年,仍完好保存约20千米城墙。城门中现存聚宝门(中华门)、神策门(和平门)、朝阳门(中山门<重修>)、石城门、清凉门和清代以后新开的丰润门(玄武门)、海陵门(挹江门)、解放门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