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蟠螭纹玻璃剑璏 |
释义 | 战国(公元前480—前222年) 1960年长沙市杨家山铁路工地出土 长10.3厘米,宽1.95厘米,厚1.3厘米 全器白中偏黄,上有红色沁痕。长方形,两端稍向下卷。下面靠一端处有长方形穿革带之孔,正面铸一身躯修长、弯曲如波浪的蟠螭。器形完整,龙纹形象生动,是所发现玻璃剑璏(zhì)中时代早、保存最好的精品之一。 该器是仿玉剑璏(zhì)作品。剑璏是镶嵌于剑鞘上,供穿带佩系之用。俗称“昭文带”。璏在几种剑饰中占有比例最大,目前所见最早的玉剑璏是战国时期的,战国玉剑璏一般璏面平整或略弧,并琢有谷纹、云纹、蟠螭纹和兽面纹等,而器面两端则向内卷曲微收。在器面下略近一端,有一长方形穿孔,供穿挂之用,其孔洞较开阔。玻璃剑璏出土很少,目前多见于湖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