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癔病研究 |
释义 | 1895年,弗洛伊德出版了《癔病研究》一书。这本书为他此后提出的情绪学说打下了基础。弗洛伊德发现,癔病患者在某些精神创伤发生之后,癔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在这本书里还有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名叫安娜的女青年在护理患病的父亲并经历父亲的亡故的不幸之后,出现了癔病症状:一只胳膊和部分颈肌麻痹,以致影响吞咽反应。经过催眠治疗后,所有这些症状都消失了。弗洛伊德认为,这些病症是病人过去经历的痛苦情绪在记忆中被压抑或以往的结果,癔病症状就是这种被压抑的情绪被隐藏的象征。弗洛伊德认为,只要把这种强烈被压抑的情绪显现出来,症状就能够被排除。他把这一情绪释放的过程,成为宣泄(catharsis)。宣泄可以在催眠状态下对病人进行暗示的过程中实现。 其后弗洛伊德发现,有些病人不能被催眠。他转而采用自由联想的方法,让病人去辨认记忆中的压抑情绪。治疗的目的是用言语的判断代替宣泄去揭开这种压抑。因为,人们遭到压抑的感情,可以以其它表达内部心理活动的方式,如语言,表现出来,从而同样可以达到释放的目的。于是,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的方法,专心研究这些转换的机制,从而建立起今天尽人皆知的“精神分析”理论。 癔病又称为歇斯的里,是hysteria的译音。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基础。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但性格牲如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具有癔病性格特点的人是癔病的易患因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