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电影
释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电影事业随之恢复、发展。 电影事业的恢复 1946年,在德国西方占领区内出现若干电影公司。1947年,第一部故事片《在以往的日子里》(导演H.考特纳)问世,叙述德国人民在法西斯时期的生活。40年代后期所生产的影片,大部分都是有关战争时期的悲剧事件或战后所遇到的困难。

简介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cinema i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电影事业随之恢复、发展。

电影事业的恢复

1946年,在德国西方占领区内出现若干电影公司。1947年,第一部故事片《在以往的日子里》(导演H.考特纳)问世,叙述德国人民在法西斯时期的生活。40年代后期所生产的影片,大部分都是有关战争时期的悲剧事件或战后所遇到的困难。这类影片有《在昨天与明天之间》(1947,导演H.布劳恩)、《漫长的路》(1948,导演H.B.弗莱德斯道夫)等。就总体而言,市场被美国电影所占领。

乡土电影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和美国电影竞争,主要拍摄纯娱乐性的喜剧片、惊险片和侦探片。50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追悔往昔的气氛淡化,歌舞升平的气氛高涨,出现了一种所谓的“乡土电影”,这种电影表现德国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现实的美好生活和幸福的爱情,引导忘掉往昔,如A.布朗的《归来》(1953)、G.维德哈根的《婚礼的钟声》(1954)等。此外,表现战争的影片,在客观地揭露战争的残酷性的同时,美化德国的军队和士兵。因此,整个50~60年代的电影水平不高,好的影片不多,突出的仅有H.考特纳的《最后的桥》(1953)、《魔鬼的将军》(1955)、《科佩尼克上尉》(1956),K.霍夫曼的《神童》(1958)、《古堡幽灵》(1961)、《斯培萨的美好时光》(1968),W.施陶特的《献给检查官的玫瑰花》(1959)、《集市》(1960),R.蒂勒的《罗丝玛丽姑娘》(1958)等。

德国青年电影

进入60年代,联邦德国的电影事业经历了一场危机。由于艺术质量低劣,1961年送往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参赛的5部影片均被退回;电视的发展,外国电影的竞争,使国产影片的观众锐减。影片产量也大幅度下降。于是一代年青的电影工作者萌发了强烈的革新意识。1962年,在举行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之际,以A.克鲁格和E.赖茨为首的26位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签署了一份“奥伯豪森宣言”,宣称反对旧的电影样式,要寄希望于新的电影,他们一方面积极拍摄短片、纪录片,以锻炼自己,一方面又主动培养新的人材,创立了乌尔姆电影艺术学院。1965年又倡议成立了“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政府通过该机构提出一项在3年内以500万马克资助青年导演拍摄20部影片的计划。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青年导演拍片资金不足的困难。1966年青年导演们拍出他们第一批影片。这些影片和商业片完全不同,它们涉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问题和“经济奇迹”的内幕,后被称为“德国青年电影”。它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A.克鲁格的《向昨天告别》(1966)、《马戏团帐篷下孤立无援的演员们》(1968)、《一位女奴的临时工作》(1974)、《在危难中走中间道路将带来死亡》(1974,与E.赖茨合导)、《强壮的费迪南德》(1976),E.赖茨的《就餐》(1967)、《卡迪拉克》(1968)、《垃圾桶孩子的故事》(1970)、《金东西》(1971,后两片均与U.施特克尔合作), J.-M.施特劳布的《安娜?玛格达列娜?巴赫的纪事》(1967),W.赫尔措格的《生活的标志》(1967)、《阿古伊雷,上帝的愤怒》(1973)、《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1974)、玻璃心(1976)、《施特罗期策克》(1977)、《沃切克》(1978)、《费茨卡拉多》(1981),R.W.法斯宾德的《爱比死更冷酷》(1969)、《外国佬》(1969)、《四季商人》(1971)、《恐怖毁掉精神》(1974)、《玛尔塔》(1974)、《自由的强权》(1975)、《第三代》(1979)、《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1979)、《罗拉》(1981)、《薇罗尼卡?福斯的谒念》(1982)等,W.文德斯的《城市之夏》(1970)、《守门员害怕罚点球》(1971)、《阿丽丝在城市》(1974)、《错误的举动》(1974)、《时间的流程》(1976)、《美国朋友》(1977)、《事态》(1982),V.施隆多夫的《少年托莱斯的迷乱》(1966)、《剧烈的争吵》(1967)、《科姆巴赫的穷人们突然发了财》(1970)、《短暂的热情》(1972)、《失去荣誉的凯瑟琳娜?布卢姆》(1975,与M. von特罗塔合作)、《致命的一枪》(1976)、《铁皮鼓》(1979),H.赞德尔斯-布拉姆斯的《亨利希》(1976)、《德国,苍白的母亲》(1980),M.von特罗塔的克里斯塔克拉格的第二次觉醒(1977)、《姐妹,或是失去的平衡》(1979)、《沉重的年代》(1981)、《纯属疯狂》(1982)、H.赞德尔的《莱都佩斯》(1978)等等。

商业影片

德国青年电影中的一部分人在70年代初转向拍商业影片,但其余的人留下来坚持自己所选择的方向,他们为联邦德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70年代末,从慕尼黑电影电视高等学校毕业的一代新人继承了德国青年电影的传统。主要人物有D.格列夫、M.费尔贲贝克等人。进入8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影坛的中坚人物,有的死了,有的去了国外。新起来的年轻人有的单纯追求所谓的艺术性、哲理性,标新立异,荒诞离奇,完全脱离现实而失去了观众。有的新人则得不到政府的资助。由此德国的新电影开始衰落,而一向占统治地位的娱乐片和商业片依然大行其道。80年代,年轻导演中拍得较好影片有K.申克尔的《上下》(1984)、J.鲁斯克纳的《疟疾》(1984)、M.克比利的《亲爱的卡尔》(1985)。

其他

联邦德国的其他片种也很发达,尤其是纪录影片。主要纪录电影工作者有:O.多姆尼克,拍摄了《维里?鲍麦斯特》(1954)、《全世界向往的道路》(1958)等;M.格日梅克和B.格日梅克兄弟,拍摄了《谢林格蒂不该死》(1959)等;F.波德马尼茨基,拍摄了《独裁者》(1961)等;K.金捷莱特,拍摄了《多面孔的美国》(1963)等;H.维尔斯,拍摄了《武装部隐瞒了什么战报》(1964)等;H.多姆尼克,拍摄了《泛美──全世界向往的路》(1968)等;I.鲍尔,拍摄了《奥林匹克,奥林匹克》(1972)等;G.卡尔尼克与V.李赫特,拍摄了《内卡苏里玛来的问候》(1975)等;R.休伯尔,拍摄了《工人的斗争》(1972)、《我公司五十年大庆》(1976)等;S.卢克什,拍摄了《为奥林匹克准备的领带》(1976)等;L.艾司霍茨,拍摄了《幸福可太好了》(1973)、《卡林与拉甫》(1976)等;L.玛尔茨,拍摄了《好像似贝凯特》(1976)等。最著名的美术电影家是E.胡舍特,于1974年自办起胡舍特电影公司。

学校

联邦德国有两所培养影视人才的学校,一为慕尼黑电影电视高等学校(建于1967),一为乌尔姆电影教育学院(建于1962)。在威斯巴登有德国电影学研究院。全国电影刊物有《电影评论》、《电影回声》等。

国际电影节

主办的国际电影节有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与曼海姆国际电影节,曼海姆电影节专门推荐各国青年导演的处女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