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憩有斐亭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憩有斐亭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袁宗道 【作品体裁】诗 作品原文空亭堪徙倚,一水带疏林。 乱石含芳草,危桥度远岑。 野垣还竹色,淇澳尚泉音。 岂不怀君子,高踪何处寻。 题 解有斐亭是纪念卫武公功德的亭子,卫武公是距当时已有2400年左右的圣贤人物。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卫武公的仰慕怀念深情。但透过“空亭”、“疏林”、“乱石”、“野垣还竹色,淇澳尚泉音”等词句所流露最多的还是对有斐亭的冷清破败景象的深切遗憾,对人们对圣贤的逐渐地遗忘冷漠深感忧虑。 注 释憩:qì,休息。 有斐亭:纪念卫武公功德的亭子。“有斐”典出《诗经·淇奥》“有匪(斐)君子”句,《诗经·淇奥》是一首歌颂卫武公的诗。卫武公,卫国国君康叔九世孙、卫釐侯之子,姓姬名和,卫都朝歌人。公元前812年继卫君,以贤明传世,深得周、卫臣民拥戴。武公95岁尚关心操持国是,历代无不颂其德。汉魏以降,淇人怀其德,于淇县城西北三十余里耿家湾的淇园旧址上,创建武公祠,春秋祭祀。明弘治年间(1488_1505)重修,祠北山坡建有斐亭。 堪:能,可以,足以。 徙倚:徘徊,留连。 一水:指淇水,今淇河。 远岑:yuǎncén,远处的山。 野垣:野地的墙。 君子:即《诗经·淇奥》“有匪(斐)君子”中的“君子”,指卫武公。 高踪:高尚的行踪、德行。 作者简介袁宗道(1560--1600),明文学家。字伯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右庶子。与弟宏道,中道齐名,世称“三袁”。针对前后七子所倡导“诗必盛唐”,于诗文提倡崇尚本色,反对摹拟。世称公安派。宗道于白居易、苏轼尤为推崇。有《白苏斋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