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氩原子模型 |
释义 | 对该模型的结构解析如下: 1. 球面结构。在传统传播模式中,一家报纸、一个广播电台或一个电视台的传播模型的拓扑结构为星型,即由该报纸、电台、电视台为中心呈放射状传播,而整个报纸行业媒体、广播行业媒体、电视行业媒体则分别构成了总线型传播结构,线上每一个点均呈放射状传播。对于网络传播来说,由于其传播主体种类、数量的众多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显然已不足以用点或线的结构来描述它,而是构成了“面”传播模式。“面”上的所有“点”通过互联网分散、均质的连接,没有边、角之分,故而形成球面结构。 2. 大众传播平台。以半径最小的球面P1代表网络传播的大众传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的传播主体是面向全体受众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网站,按其性质可分为政府网站、商业网站、企业网站。所谓大众传播平台,就是以这些传播机构、网站为主体进行传播行为的物理平台,在这里所进行的传播活动主要是“一对多”形式的大众传播。 3. 受众传播平台。以半径稍大的球面P2代表网络传播的受众传播平台。所谓“受众传播平台”是指以受众为主体进行交流活动的网络平台,既包括人际传播平台,如IM、Email,也包括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平台,如BBS、Chat Room,还包括受众的个人传播平台如Blog、Homepage等。 4. 网络传播范围。以最外层的半径最大的球面P3代表网络传播的活动范围。在传播实践中,网络的活动范围受到网络传输技术、网络物理覆盖范围、网络使用人数及其分布、网络服务应用等因素的制约,随着各个因素的发展,这个范围也不断的扩大,但是在时间维度的任何一个坐标点上看来,这个范围都不是无限的,总是存在一个边界。 5. 网络受众。尽管在网络传播中“受众”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有学者认为“在大众传播时代曾经整齐划一的受众逃遁到了四通八达的网络空间,成为个性化的网民。受众被网络消解了。”[6] 但是仍然客观的存在着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区别,因而这里仍然沿用“受众”这一说法。网络受众存在于P2和P3之间,以A表示。受众A与受众传播平台P2、大众传播平台P1之间存在密集的信息传输通道,这种通道全部具有双向传输特性。 6. 比特流。整个网络传播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比特流就是用来描述系统内流动的信息的量。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有文字、图形、音乐、电影、游戏以及各种指令集。但所有这些内容实际上都是以比特流的方式在物理链路上传输的,因而比特流的概念是网络信息流动的最适合的描述方式。 7. 控制核心。以同心球的球心O代表网络传播的控制核心。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把自身和一切权力交给公众,受公意之最高的指挥,我们对于每个分子都作为全体之不可分的部分看待。”“任何人如不遵守公共的意志,得由全体迫其遵守之。”[7] 网络传播的控制核心,本质上就是指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也就是卢梭所说的“社会契约”、“公共的意志”。从实践中看,该控制核心的主体通常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权力机构、组织,控制的手段有行政、技术、法律、道德等。 8. 传播环境。同心球的球心(即控制核心)至最外层球面P3之间的球体部分(不含三个球面)代表网络传播的传播环境,分为三个层次:①P3至P2之间的球体为受众的存在环境,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群体环境等,也包括受众自身的内在环境,如人格结构、自我印象、教育水平等。②P2至P1之间为受众传播平台的运行环境,包括物理环境——设备、技术、规模等,以及人文环境——政策、法规、道德体系等。③P1以内为大众传播平台的运行环境,同样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部分。网络受众和网络传播平台的传播行为均受到各自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9. 层次与平衡。在上述的三层传播环境中,每一层环境相对于其主体的主要影响力量是不同的。对受众来说,其存在环境中的主要影响力量来自于个体的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等,这些属性决定了受众网络活动的目的、方式、持续性;对受众传播平台来说,主要影响力量来自于网络媒体的物理环境,网站的功能、带宽、技术设计决定了它吸引受众的能力,进而决定其生存和发展;而对于大众传播平台来说,主要的影响力量则是人文环境,也就是政策、法规、道德体系等。这个环境本质上是由控制核心的控制力造成的,而且这个控制力穿过P1继续向外辐射直到网络传播的整个活动范围P3,只不过离控制核心距离越远,这个控制力也就越弱。在这里,这种控制力十分类似氩原子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这种引力使得整个网络传播系统的各个层次保持了平衡和稳定。 四、“氩原子模型”的运行机制 1.比特流、意见流的双向传输。 在该模型中,比特流与意见流的传输通道是全部重合的,并且所有的通道均可实现双向传输。传输的类型有四种:①受众A与大众传播平台P1之间的直接双向传输,如图4-b中的C1通道。②受众A与大众传播平台P1之间以受众传播平台P2为中介的间接双向传输,如图4-b中的C2通道。该通道也涵括了大众传播平台P1和受众传播平台P2之间的双向传输。③受众与受众之间以受众传播平台P2为中介的双向传输。④比特流和意见流在P1、P2平台表面上的自由流动,如图4-b中从M点到N点的流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众传播平台是由政府、商业、企业网站构成的,它既是传播平台也是传播主体,因而它能够与受众进行双向交流;而受众传播平台则不具有主体性质,它仅仅提供传播平台的作用,其传播主体实际上是网络受众。因此,上述第③种类型本质上属于直接传输。 2.受众“脑海图景”的形成。 “脑海图景”(The Pictures In Our Heads)的概念源自李普曼的《舆论》一书,是指受众通过接收媒介传播的信息而形成的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感知和印象,“其作用在于把臆想的秩序及联系加诸庞杂混乱、无所适从的身外世界,变无序为有序,从而为自身提供一个'可触可见可思议’的环境。”[8] 所接收的信息包括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两部分。在理论上,受众从P1和P2平等的获得信息,而实际上,由于来自P1的信息总有一部分要经过P2才能到达受众,相当于经历了一次“被把关”,因而P2在受众“脑海图景”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要大于P1。或者可以认为,受众从P1处主要接收事实信息,而从P2处则更多的接收经过群体讨论的、较为成熟的意见信息,这种意见信息在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时发挥的作用显然更加重要。 3.网络舆论的运行机制。 在通常状态下,受众A1、A2……AN呈均匀分布的“散沙”状态,这种分布方式对于维护系统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受众得到某一信息之后,形成个人意见并反馈到受众传播平台P2和大众传播平台P1,这些意见在平台上自由流动,遇到同一主题的意见时便自动集中;而这种集中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受众把他们关于该主题的意见发表出来,从而造成更多的意见集中。当这种集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网络舆论就形成了。这时,受众的“散沙”状态被打破,整个网络传播系统失去平衡,进而引发控制核心O的震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核心O不得不做出反应,对其控制力的强度和角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持整个系统的稳定。网络舆论效果随之产生。这个过程可以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如下: 图5 网络舆论运行机制 4.受众与传播平台的接触机制。 作为具有经济属性的网络媒体机构,传播平台上的每一个点都努力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希望自己能够与尽量多的受众保持比特流的传输。而受众则拥有通往传播平台的无数条通道,可自由的选择传播平台上的任何一点,例如受众A1既可以通过通道C3到达X点,也可以通过C4到达Y点,因而传播平台对受众是没有任何强制力的,在二者的接触中,传播平台处于被动地位。形成这种被动地位的另一个原因是控制核心的“引力”。绝大部分网络传播平台上的点总是希望远离控制核心,向受众的方向靠近,而这个引力则使得它们不能够轻易的做到这一点。但是它们向外扩张的动机始终都存在,这种动机与控制核心的引力相互制约,保持了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5.传播环境产生影响的层次。 受众对传播平台的选择,是传播环境产生影响的第一个层次。这里的传播环境既包括受众的存在环境也包括网络传播平台P1、P2的运行环境。受众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等决定了他对网络媒体类别的选择,网站的功能、带宽、风格、宗旨等属性决定了他对同类网络媒体中不同网站的选择。比如大学新闻系的老师可能会经常浏览人民网;年轻的电脑迷则会经常光顾中关村在线。传播环境产生影响的第二个层次是网络传播平台对于它所传播的信息的选择。比如,某个网站所属的行政区域级别可能决定了它将主要登载本地新闻信息而不是全国的或者世界的;一个规范运作的商业网站不会发布香烟和性用品广告。第三个层次的影响是对意见的强化或抑制。在这个层次上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人文环境,如国家政策、方针、法规、社会道德体系等。例如非典事件前期和后期我国官方媒体网站对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