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辘运 |
释义 | 辘运为旧时一种运输工具。 由辘道和辘车组成,清末民初从闽北传入县内的下洋、十一都。辘道一般沿山岭或丘陵地带下行设计,路基宽1米,两旁用木条作路轨,平地每隔30厘米铺长50厘米左右的圆木或竹片,钉牢两端便成。辘车系木制无轮车架,底部呈弧形。运行时把车置放辘道之上,配上强劳力前方牵引,利用辘道的自然坡度滑运,每辆一次可载重500公斤。清与民国时期,本县沿闽江山村和下洋(今东桥)的木材,池园的瓷土,均多靠辘道运输。50至60年代,东桥乡辘道依旧遍布各乡村,总长50公里左右;池园镇运送瓷土的辘道有5条,长30公里。70年代后,多改用板车、拖拉机运输,辘运逐渐淘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