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沟羊茅
释义

基本信息

牧草科名 禾本科

牧草科拉丁名 Gramineae

牧草科英文名 Grass Family

牧草属名 羊茅属

牧草属拉丁名 Festuca L.

牧草属英文名 Fescue

天然牧草 沟羊茅

牧草学名 Festuca valesiaca Gaud. Subsp.sulcata (Hack.) Schinz et R.Keller

牧草英文名 Grooved Fescue

地理分布

沟羊茅(别名棱狐茅)仅产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欧洲、高加索、中亚和西伯利亚的西部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密丛型,须根深褐色,秆直立,纤细,高30~60厘米。叶片丝状条形,宽约0.5毫米,内卷,粗糙。圆锥形花序狭窄,直立,稍疏松,长8~12厘米。小穗绿色或稍带紫红色,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8毫米,含5~7小花。细胞染色体:2n=14,28。

生态学特性

多年生密丛禾草。广旱生植物,生态分布幅度广,在新疆北疆各山地,从海拔1600米的低山丘陵到海拔500米的中山山地均可见到,并常成为群落建种群种或优势种,形成沟羊茅+冷蒿 (Aretemisia frigiela) 群落和针茅+沟羊茅群落等。由于沟羊茅在系统发育过程中长期处于半干旱、气温偏低的草原气候条件下。因此,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叶片内卷成针状等一系列生态特点。对水分反应敏感。当雨水充足时,营养枝生长迅速。据测定,春季多雨的北疆,大约4~5天株高即可生长1厘米。秋季在水分较充足的条件下,由分蘖节可以发出大量短营养枝。对土壤的选择要比针茅属各种植物严格,它不耐瘠薄与粗糙的基质,适宜生长在土层较厚,富含有机质呈中性或略偏碱性的黑钙土、暗栗钙土和栗钙土。不宜生长在含有盐碱的土壤。耐浅踏,适宜放牧利用。再生性强,种群比较稳定。春季萌发早,抽穗早,秋季产生的分蘖芽形成大量的短营养枝,具有明显的春秋两个发育期。因此,在一年中,生长期也较长。据在天山北坡低山草原带观察,3月初开始萌发,5月上旬拔节抽穗,中旬开花并陆续结实,6月中下旬种子成熟脱落,7月至8月进入夏眠,9月初再度萌发,10月中旬停止生长。

饲用价值

茎叶较纤细,光滑,无毛,全株可食。抽穗后质地较粗糙。沟羊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春季和秋季营养枝生长旺盛,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都较高,同时富含矿物质。沟羊茅在春季萌发早,至晚春初夏抽穗前羊、马最喜食,牛喜食。抽穗后草质粗老,适口性下降。秋季新生的营养枝适口性良好,冬季也为羊、马、牛所喜食。沟羊茅春季萌发早,秋季再生旺盛,冬季枝叶保存完好,短营养枝在雪下可以保持青绿状态,为天然放牧场优质饲用植物。牧民誉为“酥油草”,因抽穗前与秋季再生长的株丛能起催肥作用。由本种组成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放牧场是新疆北疆地区重要的冬、春、秋牧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