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韬晦术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韬晦术 作 者:(明)杨慎原典,杨明刚 译注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10-3-1 ISBN: 9787546110219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元 内容简介提起韬晦术,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种菜的故事了,看了本书才知道,在韬晦术的行家高手中。刘备还很难榜上有名……三千年传统权谋文化中,最具操作性的便是韬晦之术掌握韬晦心法,小用则小成,大用则大成。 作者简介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正德年间状元,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为官后因年轻气盛、禀性刚直,在著名的“撼门事件”中,险些惹下杀身之祸:后发愤研究韬晦之术,得以颐养天年,并有此奇书流传于世。 图书目录隐晦卷一 要想看清自己周围的形势,最好的办法是躲在暗处。 保身的第一要诀是隐身,绝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 枪打出头鸟,切忌比别人站得高。 以小人治小人固然未必好,但用小人的法术还治小人之身却不仅有效,还且事半功倍。 要想出人头地,就要先学会矮人一头。 处晦卷二 解除对手敌意的最好办法是主动表示友谊,而且一定要让对手笃信不疑。 偶尔做回小人也是保身之道。 镇静持重是处晦的必要手段,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心理。 如不想总是处于弱势,示弱则是必须的。处晦方能向阳。 养晦卷三 “日用不足,月用有余”。不在一事一处上见长,却在每事每处上见长。这是古人治国的最高境界。 欲养晦先有韬,收敛自己的锋芒,藏好自己的梭角,这是养晦的必由之路。 名与实相表里,名者皮也;有名无实者凶,有实无名才吉。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养晦的最佳状态。 谋晦卷四 有谋方能有勇、有谋方能出奇,谋是所有成功者的通行征,无谋则是所有失败者的墓志铭。 晦非素有,则以谋成。 小事小节往往是大事大节的关键。 你能满足别人需要,别人才会满足你的需要。 劝谏如同治病,对症下药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权力永远是双刃剑,使用不当便会自受其祸 诈晦卷五 使诈,使奇都是兵法中的正道,在非常情形下,使诈既是方不得已的最后一招,效果往往也能好得出人意外。 小人使诈谓之奸,君子使诈谓之权。 诈如果只是一种手段,无可非议,但如果是一个人的性格,就很可怕了。 诈而后复归中正,如君子使诈无穷,必殃其身。 避晦卷六 忍辱方能负重,许多时候,忍辱是众多贤人成就大业的先决条件。 忍表面上看很窝囊,实际是柄无往而不利的武器,运用好这柄利器,便能建功名,取富贵,甚至得天下。 小人往往比君子更能忍辱,但却是无耻,事情虽相近性质却截然相反。 古有避事者,也有避世者,专看事与世的凶险程序。 心晦卷七 要对付一个人,就要先想法让他骄傲,骄傲就会变得很愚蠢;因为一个既愚蠢又骄傲的人是最容易被打倒的。 不要仅仅看到小人的无耻,要战而胜之,更要看到他的才能。 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 大智若愚,但一定要让人发现这种智,否则就只能是愚蠢了。 鱼不可脱离水,龙不可脱于渊,人不可脱离权。 用晦卷八 养晦只是一种手段,奋发其威才是目的,养而不用就不是韬晦,而是隐逸了。 时机的把握是最重要的,早则火候不到,前功尽废;迟则机会丧失,悔亦无及。 事事要为自己留后路,也要为别人留后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