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驽巴贝斯虫
释义

驽巴贝斯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以发热、贫血、黄疸、溢血和呼吸困难等急性症状为特征。

驽巴贝斯虫〔B. caballiNuttall,1910)〕, 有大小为2.1~2.8微米的环形或椭圆形和2.8~4.8微米的梨形虫体。典型的虫体为双梨形, 以其尖端联成锐角, 每个虫体有两团染色质块。在一个红细胞内通常只有1~2个虫体。红细胞的染虫率为0.5~10%。传播媒介为蜱。当成蜱吸受感染马血时,将含有驽巴贝斯虫的红细胞吸入肠内,大部分虫体被破坏,一部分在肠内容物中释出,呈直径为4~6微米的小球形虫体,后变为大小为(10~14)×(4~6)微米的棍棒形虫体,继续发育为直径12~16微米的球形虫体,随后分裂成为大小(8~12)×(2~4)微米的蠕虫样虫体。它们钻入蜱的肠壁和其他细胞,在马氏管、血淋巴和卵巢等组织中,经过复分裂形成新的一代蠕虫样虫体,并侵入唾液腺,继续复分裂产生长约2.5~3微米的圆形或梨形虫体。当若蜱或成蜱吸血时,虫体便随唾液腺接种入马体。侵入马红细胞的虫体,以简单分裂或成对出芽增殖的方式繁殖。

传染驽巴贝斯虫的蜱有6种革蜱、5种璃眼蜱和2种扇头蜱。驽巴贝斯虫病除经卵传递外,还可经蜱变态过程传递或经胎盘垂直传播。马匹耐过本病后,带虫免疫可持续4年。疫区的马匹由于经常遭受蜱的叮咬而反复感染马梨形虫, 因此一般不发病或只有轻微的临床症状。由外地引入的新马或新生的幼驹则极易发病。急性经过时潜伏期为7~19天,初期体温略为升高,眼结膜潮红。数日后,体温升高至41℃,呈稽留热型。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迅速消瘦,毛焦皮干,呼吸加快、困难;心悸亢进,脉搏增数,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疸。初期大便干燥,随后下泻。小便次数多而量少,尿色深黄,粘稠如豆油。后期可出现后肢麻痹。病程约数日。尸体外观消瘦,尸僵完全。可视粘膜苍白、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全。腹腔内有大量茶色液体,胃肠粘膜肿胀、黄染,并有小点出血,胃底及幽门部粘膜肿胀充血,有出血点。脾肿大,脾髓软化,呈暗红色。肝肿大,质脆,呈棕黄色。肾肿大,皮质发白,有出血斑。心脏扩大,心肌呈煮肉色,内外膜有小出血点。肺脏充血,有水肿和气肿,气管内充满淡红色泡沫。可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作初步诊断。

病原检查应反复多次采血作涂片检查,发现有典型虫体者方可确诊。

治疗用台盼蓝。预防要作好灭蜱工作。在发病季节来临之际,对马匹进行药物预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