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灾后重建研讨会 |
释义 | 2008年6月12日,时值震动四川、震惊全国、震撼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召开“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灾后重建研讨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届的专家学者会聚于省社会科学院,有来自四川省科技顾问团、省社科院、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委党校、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社科院、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成都市政策研究室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和四川日报、四川金融投资报、成都晚报、四川广播电视台、成都日报等媒体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四川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研究员主持,共收到论文23篇,会上有19位专家学者发了言。参会者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就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经济社会的影响及灾后重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围绕以下热点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一、关于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 专家们普遍认为,5.12大地震对四川省经济发展影响较大,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空前的巨大损失,使全省经济,尤其是全省经济发展重心的成德绵经济带遭受重创。“5.12”大地震涉及面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3倍多,对四川的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直接造成四川经济损失近5000亿元,尤其是作为全省经济重心的成德绵经济带此次震灾中受到较大影响,恢复重建需要5-7年左右的时间。四川工业遭受重创,损失虽然重大,但不会改变四川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更不会改变成德绵工业的发展势头和重要地位。首先,四川最发达的成德绵经济带并非全部是重灾区,而是局部重灾区,成德绵核心区域的工业没有遭受破坏性打击,仍然具备较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第二,四川工业特别是成德绵工业已形成不可逆的发展基础,四川工业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包括三线的大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发展,特别是成德绵经济带,已经奠定现代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文化基础,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经济学“起飞”理论,已经进入不可逆的自我持续增长的发展阶段。第三,灾后重建的积极因素,如投资、援助、消费市场、奋斗精神等,未来5-10年,成都经济区及上游区域,将可能出现三线建设后久违的大建设场面。第四、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的力量以及全球人民的援助。汶川大地震充分体现出全中国人民的团结力量,充分体现出全球华人的爱国力量,充分体现出灾区人民恢复重建的坚韧和坚强,以及令人敬佩的国际援助。 二、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灾区重建规划工作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规划方案要体现战略性和超前性,风险评估要严格、建设地址要慎重、建设标准要提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灾区调研的阶段性重点、恢复重建原则、把握好重建工作的四个阶段,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开展灾区重建、搞好灾后生态环境建设。 灾后重建的四个阶段:一是评估阶段。灾区的重建必须认真评估,不能简单地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也不能给未来的发展留下隐患;二是规划阶段。对于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等问题要作全局性的规划;三是建设阶段。不要盲目建设,必须分清主次,此次地震损失严重的是学校,因此,更应做好校舍、医院、居民楼的建设;四是验收阶段。所有的建筑物都必须高质量、高标准,通过搞好建设,把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大力开展以群众自救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帮扶相结合的自救工作。农村重建要因地制宜,节约土地,保护耕地,对于村民的住宅选址、修建方式和建筑设计,政府要加以指导、有抗震要求,同时尊重村民意愿,建筑上要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四川工业灾后重建的总体思路是以国务院526号令为指导,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水平、富民强区,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又快又好发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建与县域经济重建结合;以主体功能区政策对灾区重建分类指导,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结合,工业重建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结合,探索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探索生态特区(“试验区”)政策;高度关注水资源安全,把防旱与抗震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四川工业更要强调从灾后重建走向产业复兴,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安居乐业的城乡环境、民主法制的社会进步、更加开放的发展进程。 有些专家提出,我省的龙门山区大多属于限制开发区,有些是禁止开发区(如自然保护区),因此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恢复重建要突出其生态功能,强调绿色发展。要根据龙门山区的历史地理环境、民族特点,要在产业选择上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行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的调整,不要盲目进行建设和规划。不仅要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行重建,而是更要强调生态文明,维护自然和谐,开展自然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文明的示范。一是科学恢复自然保护区。按照原有森林林木种类,加快科学补植补造,尽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重建野生动物栖息地。二是发展多功能立体林业,稳定生态环境基础。三是提升基础建设的生态含量。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尽量少占林地、草地,集中居民居住点、居住小区重建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积极推广新型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努力建设绿色家园。此外,他们还建议建立岷江水质安全监测长效机制,建立岷江上游联席会议制度,对岷江成都段水质进行安全监测。强调要把生态环境纳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之中。 三、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法律问题 中央在地震发生20多天后就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其中关于重建的方针、原则、评价、要求工程质量等规定十分具体,这是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法律依据。对于灾民遭受的财产损失如何解决,专家建议:1、在保障灾民的最低生活标准的前提下,应当大力鼓励灾民自力更生,要通过舆论引导,使灾民了解,国家和社会所给予的只能是具有补助的性质,并非对财产损失的完全的补偿,从而消除灾民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2、给予灾民的财产损失补助的方式不能是单一的,应当是灵活多样的,既不能是大包大揽、平均主义式做法,也不能搞“一刀切”,在体现灾民自力更生与社会资助结合上,可以适当有一定的差异。劳动力就业问题不能仅依靠向外转移这一条途径和政府扶持这一种力量,必须发动更多的社会主体,开辟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包括在重建中推行以工代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非正规就业等渠道,要安排卓有成效的政策体系,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灾区群众的再就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安排好灾民的就业、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关于经济布局的调整和受损产业的恢复 1、重塑成德绵产业带:灾后重建中要对成德绵经济带进行统筹规划,着力改善成德绵重建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一是尽量避开龙门山地震带,向川东方向发展;二是要对岷江、涪江、沱江水环境进行全面整治,为成德绵提供良好的水资源条件和装备设备外部条件,尽快启动“引大济岷”调水方案和研究规划。三是成德绵一带铁路、公路、水运已不能满足需要,空运也显紧张,应尽快加大交通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出川通道建设力度。四是由于钢铁化工煤电在成德绵聚集发展,水污染和农村的污染相当严重,建议经过评估后强化治理措施或调整布局和结构。此外,要重新考虑阿坝州的产业选择。阿坝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又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水土保持区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域,除了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以开发水电外其他产业很难发展,应从生态建设、移民、异地建设等方面开辟新的发展途径。 2、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地震中严重受损的德阳市重装工业存在迁址重建的问题。如何科学考虑地质和水文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和工业战略布局,对重要工业基地布局做适度调整是灾后重建的重要议题。他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恢复调整与升级的思路是:部省联合、对口支援、交通先行、平台支撑、专项资助和项目带动。高新技术企业恢复重建政策支持的主要内容,一是税收减免:建议有关部门在对受灾区和重灾区企业重建评估基础上,研究灾后3至5年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减免或豁免政策;二是银行信贷:需要建立新的充分信任的银企关系,建议科技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制定受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和还贷优惠政策;三是土地政策:对灾后高新技术企业重建新生用地,建议由四川省安排用地指标,指标不足,可以由省内预先安排再报国务院。 3、旅游消费信心与旅游硬件设施重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近期通过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西安、乌鲁木齐、沈阳、哈尔滨、昆明、南京、福州等大城市抽样调查,完成了《“5.12”汶川大地震后赴四川旅游愿望的调查问卷》工作,在回收分析问卷的基础上,他们提出要重建人居家园和精神家园,恢复旅游信心,重塑旅游新形象,突出旅游业三大特色,即羌族文化和大禹特色、山川秀美的天然氧吧特色、地质科考特色。这三大特色是“5.12“汶川大地震带给四川旅游的新亮点,是新闻媒体通过抗震救灾报道带给世界旅游的新信息。因此,在四川旅游恢复重建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三大特色”,使“5.12”大地震后的汶川旅游成为四川走向世界的一个新品牌。 五、关于城镇建设、移民安置和文化建设 专家们强调,对于重建的城镇,要为其注入文化灵魂。譬如北川的禹羌文化、汶川的彝羌文化、都江堰的道文化水文化、绵竹的名酒年画文化以及众多古镇特色文化都可作为重建城镇的文化主题。在围绕这一主题加大资源配置,和衍生开发的力度,可以根据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化,为我所用,推出一座座具有鲜明文化标志和品牌的重建城镇。 对重建中四川移民问题,专家们也发表了看法:异地移民安置量不宜过大,要借鉴水库移民经验,采取城镇拆迁安置;提供就业岗位的移民安置、长期劳务输出的入户安置等多种模式。并建议设立生态保护特区,如川西北生态特区、无人行政特区等,以实现对资源环境过度开发的补偿。一.地震移民搬迁对象,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形:(1)城镇和乡村完全毁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需要在异地重建安置的的人群;(2)生存条件恶劣,人口规模超出环境承载能力,不再适合永久居住,需要异地安置的的人群;(3)因县乡行政区划调整,需要随迁异地安置的居民。那么,移民搬迁的方针为以下三种:第一,移民搬迁以微调为主,从实际出发,数量不宜过多过大;第二,本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第三,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二.移民安置的路径:1、生态移民、水库移民的安置模式。2、城镇拆迁移民的安置模式。3、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安置模式。4、长期劳务输出外地入户的安置模式。5、短期异地就业与原地重建家园相结合的安置模式。6、“三孤”人员异地安置模式。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羌族文化正发生着剧烈的变迁。而作为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县,一座美丽的原生态羌族文化自治县,在这次巨大的灾难面前,也遭受了经济、文化的双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羌族文化的核心,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特别是依靠羌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释比”口传身授来传承,地震导致不少原本就已经为数不多的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人去世,无疑增大了羌族文化保护的难度,对羌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地震还导致大量羌族文物和文史资料的遗失和毁坏,对于羌族地区的旅游业也造成重创。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促进古老的羌族文化健康、持续的发展是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工作。要对羌族文化造成的破坏程度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措施,保护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局部恢复性的重建,还应以羌族文化整体、长远的发展性保护为目标。一是发展羌族人口,完善人口结构,促进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相结合,重点保护和整体保护相结合,静态保存与活态发展相结合,建立科学的羌族文化保护体系;三是将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 六、灾后重建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这次抗震救灾的根本方针,党中央和政府明确强调,人的生命是首要的,要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首先,全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保证公民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和政府官员实施有效的监督。其次,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公民知情权的充分满足,激发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公民对抗震救灾的参与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展开了自救和互救行动,社会各界也自发组织起来,对灾区人民进行无私的帮助和支援。在本次抗震救灾中,我国政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决、快捷、亲民,以其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感召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展自救、救援、重建,在这一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中,另一亮点则是民间组织尤其是各类NGO组织纷纷以自己的力量参与抗震救灾。 在灾后重建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和珍视这种公民精神和公民责任意识。建设新家园,公民是主体。政府要提供服务、支持和保障,但各项工作规划都必须强调“公民”视角,凡涉及群体或公民利益的问题,必须经过公开论证的程序: 1.根据基层自治的有关法律和政策,以条例或其它法规形式(如四川城乡社区建设条例)明确社区在区域性灾后重建中的主体地位。 2.明确规定救灾物资应配置到社区的物资种类和比重,利用公共资产的增量充实社区公共经济基础,为提高社区凝聚力提供经济保证。 3.鼓励社会捐助直接落实到社区,利用社会支持充实社区公共经济基础,直接服务于居民。 4.配置或捐赠给社区的公共资产,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机构不得截留占用。 5.发放到社区(村居两委)的救灾硬件设施必须作为集体资产入库建档,实行民主管理。 6.重建后的社区应该在规划中留出公共设施用地,把建设社区公共空间做为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起点。过渡时期的集中居住点也必须有公共场所,通过文化活动发布信息、稳定人心,凝聚社区,组织生产自救。 七、关于灾后的信息管理与心理干预 对于信息的重建,专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地震发生后的这一个月时间里,我国政府对地震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影响或者威胁地区甚至全国经济社会稳定的、有重大社会危害的、需要政府立即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公布。与以往历次应对危机事件的信息管理相比,5.12 危机事件的信息管理以信息公开得最全面、最及时、最准确而得到国内民众的认可和国际社会的肯定。在今后的发展中,一是要建立相应的危机信息管理机构,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的成功经验。二是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积极培养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三是建议在恢复重建中将新闻发言人制度推广到市州级。同时,还应强化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在信息公开救灾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身处重灾区的阿坝州政府,就是依靠他们的政府网站让几乎与世隔绝的灾区奇迹般与外界恢复了互联,将灾区的情况第一时间汇报出去。 信息公开也是重要的救灾机制,及时有效畅通的信息发布更是社会应急预案中的关键性机制。在重大的社会突发性事件面前,信息需求特别强烈,人们急欲了解灾害详情和救灾进展的第一时间里,各种信息如电视滚动字幕、插播新闻、网页刷新等各种现代传播方式正源源不断地提供可靠畅通的信源,并带来各种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不仅使大家对灾害相关情况的了然于胸,也有助于秩序稳定、信心凝聚、合力形成,这对于一个遭遇突发事件的社会来说不仅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强化政府网站作用中,一方面是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和创新等硬件环境强化,另一方面是管理系统等软件环境的强化,更重要的是政策保障和信息源的建设与整合。在政府网站的发展中,信息公开是重要的部分,如何利用政府网站构建和融入救灾信息体系,是需要从政策、内容和技术等方面研究的问题。 关注灾后心理卫生、干预心理危机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灾难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控制性、危害性等特征,不仅给人类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人们精神上、心灵上带来巨大冲击,这种伤害不亚于经济损失。灾难对人的影响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这些问题又很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发生,甚至产生终身的心理创伤,而且对受灾群体的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有着明显和持久的影响。因此,关注灾后心理卫生、干预心理危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体现一个国家人文关怀和文明程度。 地震后受灾群体生活质量在生理、心理及环境维度受到影响,受损最严重的为环境维度;受灾程度与生活质量下降并不成正比关系,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心理痛苦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对物质支持的满意度。我国学者对地震后影响进行了心理学研究,研究了地震对人身心健康影响,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然而,我国灾难心理影响研究工作相对国外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研究数量偏少,就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章数量不多,内容大多是集中在地震对人影响的现象调查上,专业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涉及到如何具体采取干预措施。然而,国外对灾后心理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开展了大量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而我国的灾后心理影响研究和灾后心理服务相对比较落后。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以推进我国灾后心理影响的学术研究,完善我国的灾后心理服务工作。 此外,专家学者们还对此次救灾、重建中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建设、山区乡村互动式救灾机制建设问题,以及危机中的信息管理、危机应对与干部能力考评、四川大地震后的公共服务、灾后社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