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忝窃
释义

词义

tiǎn qiè 忝窃(忝窃)

谦言辱居其位或愧得其名。

词源

晋 羊祜 《让开府表》:“且臣忝窃虽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辅之高位也。”

唐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诗:“ 李 杜 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太尉 韦昭度 ,旧族名人,位非忝窃。”

清 顾贞观 《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 杜陵 消瘦,曾不减 夜郎 僝僽。”

应用举例

饶宗颐写了一首悼念季羡林的挽诗:

遥睇燕云十六州,商量旧学几经秋。

榜加糖法成专史,弥勒奇书释佉楼。

史诗全译骇鲁迅,释老渊源正魏收。

南北齐名真忝窃,乍闻乘化重悲忧。

相关成语

名称: 忝窃虚名

拼音: tiǎn qiè xū míng

解释: 忝:谦词,愧;窃:窃据。空有虚名。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日记》:“忝窃虚名,毫无实际,愧悔之至!”

近义词: 徒有虚名

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自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