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国42型自行火箭炮 |
释义 | 概述二战德军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全称为Panzerwerfer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实战表明,150毫米火箭炮是十分有效的炮兵兵器。不过,由于它是牵引式,进入和撤离炮兵阵地感到不便。为此,1942年,德军开始研制自行式的150毫米火箭炮。选用的底盘为Sdkfz.4/1“骡”(maultier)式3吨半履带式装甲车,改装的过程是,将装甲车的后部改装成火箭发射转台,上部装上10具火箭发射筒。发射转台可以左右旋转270度,火箭发射筒的俯仰角为-12~+80度。车体内装20 枚火箭弹,10枚火箭弹打完后,乘员要打开后车门,站在伸出的踏板上来装填火箭弹。弹药基数只有20枚,作战时有专门的弹药车来配合作战。转台的操纵及火箭弹的发射,均由乘员在车内控制。由于火箭发射装置布置在车体后部,又有装甲保护,火箭弹发射时的喷火不会对乘员造成伤害。这种42型150毫米自行火箭炮正式编号为The Panzerwerfer 42 auf Maultier Sd.Kfz.4/1, 最初于1943年4月投产,并生产至1945年3月。希特勒于1942年已要求生产这类型车辆,接着这款车于1943年秋季第一次在前线上进行测试。欧宝为其最大生产商,负责生产其中的大部分组件,包括当中亚当欧宝3.6升6缸引擎,能提供68匹马力和80升的燃料容量。一共生产了约300辆,配套的Munitionkraftswagen弹药车共生产了289辆,在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上均有大量应用。 另有一种装在Sdkfz.6型5吨半履带式装甲车上的150毫米自行火箭炮,也称为42型,炮车内装26枚火箭弹。这种自行火箭炮共生产了不到100辆。 主要数据重7.1吨,车身六米长,两米宽和接近三米高。它的最高车速能达至每小时四十公里。 车组人员有三名:一名指挥官兼车长、一名无线电报员和一名操作员。 火箭炮写真42型150自行火箭炮绰号“装甲骡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