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德尔塔32突变基因 |
释义 | 德尔塔32突变基因是一种先天具有抵御艾滋病病毒的能力的,自双亲遗传的突变基因,它能够阻碍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健康细胞的侵袭。据悉,欧美人从双亲身上遗传这种“德尔塔32”突变基因的概率约为千分之一。德尔塔32突变基因源于14世纪的欧洲第一次大瘟疫时,得了黑死病却存活下来的人,并在此后的大瘟疫来袭时,保护了这些人的后代。 [编辑] 病毒的感染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视野下可见,HIV-1病毒正从培养出来的淋巴球出芽,准备进一步散布开来 主条目:人类免疫缺乏病毒 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患者所遭遇严重的病理呈现,主要源自于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的感染。此病毒属于一种反转录病毒,主要针对人类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进行感染并改变其运作模式,包括辅助型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等,其中又以直接破坏细胞膜上具有CD4辨识蛋白特征的T细胞(简写作CD4T细胞)的结果最为严重,因为CD4 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辨识外来物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一旦CD4T细胞受到感染而不表现CD4辨识蛋白,或甚至造成此种细胞死亡,导致每微升血液中CD4T细胞数量低于200时,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就几乎完全失去功能,进而导致平时不易感染健康人类的微生物得以大肆入侵,由于受HIV感染个体无法有效分辨敌我,最后导致严重的各种感染症,总称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未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自感染病毒至出现症状的潜伏过程的中位数约为9至10年,自正式出现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起算,存活时间的中位数亦仅有9.2个月然而,临床观察到的疾病进程速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在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变异,短则两周、长可达20年。这些因素甚至也包含了爱滋病毒所攻击的免疫系统总体状况,因此从感染开始到发病,甚至其变化程度,都一直受到感染者免疫力和病毒活动之间的互动所影响。举例而言,一般年长者免疫力较差,因此相对于年轻患者而言,病程发展迅速的风险较高;医疗的品质和同时存在的感染症(如结核)也会使得HIV感染者处于较为不利的状态。 此外,遗传也左右了感染过程和感染后的状况,有些人因带有编号为CCR5-Δ32的突变基因,对特定的HIV病毒株具有抵抗力。更有研究指出,罗马帝国子民后代更易感染HIV: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这些长期处于罗马帝国核心的地方,他们的CCR5-delta32基因出现率为0%-6%。而在罗马帝国边疆地区、比如英格兰和德国,这种基因出现率则是8%-11%。那些从来没有被罗马占领过的国家,CCR5-delta32基因出现率更高。该基因变异的频繁度,正与古罗马版图的变迁吻合 。此外,由于HIV病毒本身在演化过程中亦会产生变异,不同品系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