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邰金增
释义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人物简介

邰金增(1940~ )笔名金铮。山西临汾人。曾任山西电力公司新闻文化中心主任。1961年毕业于山西省电力工业学校。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华东电力集团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二级美术师。书法作品多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先后参加山西省一、四届书法展览、全国和华北电业职工书法美术展览、山西体育艺术作品展览、山西绿色明珠美术书法展览等。曾获山西省首届硬笔书法一等奖、“五台山杯”国际书画大赛二等奖、华北电业职工书法美术展览二等奖,以及全国“文明杯”钢笔圆珠笔大赛和山西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展优秀组品奖等。作品入选《全国电力职工书法集粹》等。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出版有《邰金增书法集》。

社会评说

邰金增是一位眉宇祥和的老者,在他总是挂着笑意的脸上,自然显现着七分敦厚和三分书卷气。

邰老和书法结缘很早,少年时就以写一手好字而名闻乡里,为村邻们写些春联、贺幛啥的是他乐于为之的,笔力便在平平常常的日子里润物无声地打了底儿。家乡晋南地域文化气韵也是蛮浓蛮重的,一些民间书法家对他的熏和染更让他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最初的艺术审美。

从六十年代初参加电力建设,一晃就是四五十年了。没有间断的是书法,忙里偷闲吧。不放过一些零碎的须臾片刻,或许是其习书的主要方式。

邰老的书法作品以行草见长,笔致洒脱,气势通达,归于典雅清隽流畅一路,这或许是其书法的主体风格。细读其作品,在严谨的章法与秀润的笔调背后,蕴含着一种平和萧散意态超然的东西。收入在《邰金增书法集》中的五米长卷《琵琶行》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这幅书法长卷落笔不饰雕琢,挥洒自如,行云流水,气脉连贯,长六百余言而富于变化且无僵硬之感,作品通篇力求气势与韵律有机结合,笔下亦刚亦柔,是难得的一篇佳作。

仅就行草而言,邰金增尤喜二王,对其书迹烂熟于心,对怀素及苏黄米蔡诸家的作品亦手不释卷。在承传统、师前人上,邰老下了几十年功夫,多幅临名家之作让人叹赏。譬如,邰金增作品中有一幅临右军《兰亭序》,取自冯承素本,细视之下,“点画、姿致、韵味,与冯本非常接近,充分显示了他的临书功力。”

邰金增对笔者讲:“有时候临古人也不能完全死临,临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想法,临到一定程度就可经考虑适当地灌入自己的想法儿。”

笔者问邰老:“您的作品好象不都是行云流水的一种路数儿,您的书法集里面也有部分作品给人大朴大拙的感觉,譬如‘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那几幅?”

邰金增眼睛一亮,瞬间又平和地垂下眼帘:“是想写得富有一点变化”。

笔者问邰老:“有人认为您已经在‘传统风范的基础上,兼具自家面目’了。我也有这种感觉。”

邰金增微微摇摇头:“仅仅有一点轮廓吧,还不大清晰。”

“我这个人比较传统,书法也比较传统,从心里也想适度地求变,可还是比较传统,还是年轻人的作品放得开些。”

邰金增起身翻出一本《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选》找出几位年轻人的作品,边赞赏边指给笔者看,又自语道:“也有些作品接受不了哇!”

笔者说:“从书上看过一段儿话,艺术这种东西,首先要从规矩到规矩,再从规矩到规矩,三重规矩之后,再想办法适度地破点规矩;或者说,要从法度到法度,从法度再到法度,三重法度之后,就得有点越轨的笔致啦。早了不成,功力不够;晚了也不好,让大师们把咱的个性和锐气都闷回去了,是这样吧?”

邰老笑着仰起下颌:“对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8: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