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沃源村 |
释义 | 村庄概况浙江省开化县长虹乡道沃源村 千年耕读传家古村 和谐尊师重道乡村 道沃源村是指道沃源口、石埂、老屋、新屋、坑底、大坑六个自然村的总称,古名大澳、澳源、澳川,当地人俗称大澳源,原为浙江开化县长虹乡18个行政村之一,2010年底,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时与周边的长川村一同并入虹桥村,成为虹桥行政村下属的村庄,村域包括6个自然村,辖区总面积7.724平方公里,共设7个村民小组,235户,总人口数为90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560人。撤销行政村前,该村村集体经济相对比较好,有村集体名茶基地300亩,年产值达60万元,果园面积达200亩等,山林面积11762亩,其中用材林10990亩,毛竹339亩,油茶200亩;耕地面积494亩(其中水田436亩,旱地58亩),另有国营开化县林场道沃源林区坐在本村内。 道沃源村西临“中国最美的农村”——婺源,东临205国道,北接茅岗水库,距规划中的杭新景高速池淮互通12公里,距开化县城30公里。道沃源村内三面青山环抱,大澳曲溪穿境而过,其中最高的山峰——天空尖海拔993米,是开化县最高的山峰之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是典型的江南小山村。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和清澈的曲溪沟壑造就了道沃源村盛产木材、毛竹、茶叶、板栗等名优特产,是重要的杉木材、松木材、毛竹、开化龙顶茶产地。村内有县政府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100余株,其中有千年香樟三株,有成片几百年树龄的枫香群,还有梅树湾自然保护小区,更加增添了村庄的生态和绿意。 村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根据现有方志、家谱等史料表明,道沃源村在唐朝明确有村民居住,名为“樟树底”,为张氏家族居住地。张氏家族居本村期间采用樟树底这个名称是由于老屋自然村的樟树底有成片的香樟树(现存千年香樟3株),因此得名。后由于张氏家族渐微,本村始祖煦公联姻张氏,方氏家族遂成村内最大的家族。本村方氏祖宗从中原开封府迁徽州歙县,后先祖方庚生以留隍寨长镇常山西境(今开化县)遂迁居楼底村(今属池淮镇),至煦公时分迁至本村,带来了良好的中原文化和重视教育之风。 村民勤劳善良,乡风文明和谐。村内邻里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谈话文明,积极、健康、质朴的村风造就了村民勤劳善良、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诚实守信,勤俭持家,自立自强,致富有道,艰苦创业等美德。解放后,道沃源人主动与周边的虹桥村、玉林村村民分地分山,并把多余的山林捐献给国家,现在这些山林成为了国营开化林场道沃源林区。在建设新安江水库的年代,道沃源村民积极帮扶淳安移民(新社员),帮助立江村移民家庭耕作劳动。改革开放后,村民纷纷外出务工经商,从80—90年代的北上广到如今的杭甬温义,道沃源人的创业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勤劳的道沃源人通过艰苦的创业,在家乡建设起漂亮的新农村,三层半的洋楼在村内比比皆是,把一个交通相对不便的村庄建设成了长虹乡有名的富裕村。 历史沿革由于史料的缺乏,道沃源村的历史已无从考究。根据开化县志等资料表明,道沃源村历史上曾经是张氏、程氏和叶氏的迁居之地,但如今,张、程、叶三姓在本村已不复存在(外地嫁入或入赘的除外)。 唐长庆三年(823),江东提刑张成业自安徽祈门润田迁居常山县松阳镇,今下音坑,因手植桂树于庭,称大桂张氏。分迁有明廉、上音坑、文川口,城内、城关镇密赛,马金镇杨和、黄荆林、高桥、前山头,塘坞乡张家、张家村、朱坞,中村乡张村、曹门、八字门、陈川口、樟树底、金竹山、村头,齐溪镇岭里,长虹木勺坞等。其中,樟树底即为今道沃源村老屋自然村的樟树底,其原有千年香樟树四株(其中一株民国年间不慎被烧毁),数百年香樟树和南方红豆杉树若干株。 唐中和三年(883)自歙县迁居北竹,今长虹北源村,称北源程氏。分迁的有:十里坑、石鹅畈、田坑、大澳源、外十里坑,张湾乡潭头、同升、油溪口,城内,杨林下庄,桐村镇裴口等。其中,大澳源即今之道沃源村也。 后有常山人叶仲章始迁地为长虹大澳源,即今之道沃源,其后裔有分迁莘田村。 唐乾符间,因世乱,方孔老,率子方因、孙方庚金、方庚生、方庚旺、方庚成迁居歙县黄墩(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方庚金等兄弟四人以留隍寨长镇常山西境,即今开化西北边陲。 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方庚金调防回歙县,庚成、庚生、庚旺留居开化,为开化方氏三派迁祖。方庚成迁居云村,即今长虹芳村,长虹古称高城里,即以庚成高筑木城得名,称云村方氏。分迁的有霞坞、坑口、余村坂、北源、隔坞、坑口、上汪,城内,金村乡金路、金村,大溪边乡黄谷、下湾、方田、阳光,城关镇塘口、下江、寺底,马金镇界首等。 方庚生居梧坂,即今池淮楼底,称梧畈方氏。分迁寺坞、大店、澳川等地; 方庚旺迁居上林,今苏庄唐头,称上林方氏。分迁有苏庄、茹山、茹坞岗等。 道沃源村方氏即为楼底分迁的后裔,始祖方煦于宋朝移居本村。据传,先祖初购地于长畈头(今长川村),欲移居,后因联姻樟树底张氏而迁大澳源。 民俗文化家族宗亲 道沃源村的姓氏相对比较集中,以方姓为主,集中在老屋、新屋、石埂三个自然村,约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坑底自然村以戴姓为主,大坑自然村以傅姓为主,另外,本村还有徐、余、吴、王、郑、苏、张等姓氏。 方言文化 道沃源村有自己独特的方言,虽然是个人口不多的小村庄,却有两种方言:楼底方言和大坑方言。楼底方言为本村通用方言,源于十六都(现属池淮镇)楼底村,因本村方氏先祖从楼底迁居而来所引入,周边的虹桥村也使用本村方言,只不过在个别词汇上的发音不同(比如番薯、汽糕、深等词语),语种属于吴语。至于楼底方言源于何处,则难以考究,一般认为源于安徽歙县黄墩(今属屯溪)。【有一次笔者在火车上与家里人打电话,打完电话后突然有一人出来问我是否歙县人,因为我说的方言他全部能听懂。】 大坑方言据祖辈相传源于福建闽西南一带,是大坑自然村的祖传方言,与福建龙岩上杭县的方言十分相似,与本县的茅岗等村庄方言也相似。 道沃源村灯节—农历正月初八 灯节,又称为“上元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明朝的灯节自初八开始点灯,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开化各地农村都有过灯节的习俗,道沃源村灯节为农历正月初八,历史上这一天家家户户放鞭炮,吃团圆饭,舞龙灯、观龙灯。文化大革命后,道沃源村灯节舞龙灯的习俗已经不再,但如今这一天还保持着家家户户放鞭炮,吃团圆饭的习俗。 据老一辈回忆,道沃源村龙灯为稻草龙,草龙由龙头(包括龙唇、龙角、龙须)、龙普灯、龙身、龙尾等组成。还伴有(仪仗队),民间称“鸾驾”。草龙制作用稻草、篾条、芋杆、龙香、小木棍等材料。 经济发展道沃源村地处浙西欠发达地区,经济总体上属于落后的范畴,村民主要以外出打工谋生。但本村村民十分勤劳,他们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务工经商,大力建设新农居,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房,成为长虹乡有名的富裕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有一定的成绩。 教育情况道沃源村先祖从中原开封府移居徽州,后又迁开化,秉承和延续了良好的尊师重教之风,道沃源村人民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学风总体良好。自1985年本村出了第一个大学生(清华大学)以来,已有40余人先后考入高等院校,其中不乏国内顶尖985院校。 道沃源小学是本村的唯一教育机构,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五年制完全小学,80年代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先后精编为4个年级和三个年级的初级小学。1989年,村委会投资十多万元建成道沃源小学新校园,1994年,道沃源小学被精编为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初级小学。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开化县教育资源整合,学校于2006年停办,现只有一个民办幼儿园设于原校址内。 历史上的各种名称道沃源村历史上曾有多种名称,下面将详细为大家介绍历史上曾经使用的名称: 1、樟树底 张氏家族居本村期间,道沃源村称为樟树底,因张氏居住地有成群的香樟树而得名,即为今天老屋自然村的樟树底,樟树底这个名称至今被沿用,不过今天的樟树底特指香樟树周边的十来户人家。 2、大澳源 据《开化姓氏迁徙考》一文介绍,程氏、叶氏移居本村时,均称云台乡大澳源,而且大澳源这一名称至今被本村方言采用,也广泛的被周边各村庄认同,开化县方言众多,不少于100种,但各地人称呼本村几乎都采用“大澳源”这个名称,由此可见,历史上道沃源村应的确采用“大澳源”这个称谓,至少是俗称。 3、大沃、大澳、小澳 据清朝雍正年间《开化县志》记载,十七都有“大澳”、“小澳”两个村庄,均指本村;据清朝乾隆年间《开化县志》记载,十七都有“内大沃庄”、“外大沃庄”两个村庄,也均指本村;据清朝光绪年间的《开化县志》记载,当时云台乡十七都设有栗江等24村,其中有两村庄名为“大沃”、“大澳”,即本村也。可见,清朝时期,本村的官方名称为:大沃或大澳,大沃使用得更加广泛! 4、澳川 据民国杏坞文秀堂《方氏宗谱》记载,本村的名称为澳川或大澳川。 5、道沃源 解放后,本村的名称。道沃源这个名称的来历,至今还无人能解,根据推测,很可能是当时念书识字的村民很少,政府普查村庄时,问村里人你这里叫什么,村里人用方言回答“大澳源”,而工作人员将其写为“道沃源”,并被沿用至今。 各自然村简介目前的各自然村情况道沃源村近年诞生的新自然村——道沃源口。道沃源口位于道沃源村口,县道里河线与614乡道交汇处,历史上为马家村,解放前为道沃源村方氏家族的榨油厂,解放后建有红砖厂一座。90年代,道沃源村一户人家率先移居到距里河线200米的村口处,进入新世纪,又有10户左右人家从大坑、老屋等自然村移居到村口,目前已俨然形成了一个自然村——道沃源口。 石埂自然村。 位于道沃源村外片,有方氏、王氏、苏氏十多户人家居住,村民归属第一和第六村民小组。 新屋自然村。 位于道沃源村中外片,姓氏以方姓为主,兼有邓、徐、汪等姓,有居民60多户(包括从老屋自然村分迁到茶叶厂外及新屋自然村的住户),设有两个村民小组,居民被归入第一、第六村民小组。 老屋自然村。 位于道沃源村中片,原村委会、村小学所在地,姓氏以方姓为主,兼有吴、余、徐、张等姓,有居民86户(不包括分迁到茶叶厂外及新屋自然村的原住户),设有三个村民小组,居民被归入第二、第三、第七村民小组。 坑底自然村。 位于道沃源村里中片,姓氏以戴姓为主,兼有傅、黄、余等姓,有居民40多户,戴氏始迁祖戴彬,五季初迁城关枫源,五季末裔孙戴谏子又从枫源徙居池淮庄埠,分迁有华埠、孔埠(其后裔戴敦元,清名臣,道光十一年任刑部尚书)及江山等地,今江山戴氏宗祠仍书“枫源世家”,本村戴氏何年迁来,已无从考证,全部居民归属第四村民小组 。 大坑自然村。 位于道沃源村最里片,姓氏以傅姓为主,兼有吴姓,有居民40多户,傅氏始祖傅清士清康熙甲寅年间由福建蛟阳迁本县中村茅岗,后裔分迁大源头、甘坑、甘坑口、山根湖、小坞坑、大坑、杨坑、盘坞、秧畈、南坑、长塘、方庄、官山口、对傲、虹桥、石桥、苏阳、寺坑、黄柏坑、松毛坞、山坑、龙上等地;其中大坑即至此处;全部居民归属第五村民小组。 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自然村天空坑 天空坑位于道沃源村的东北片,发源于天空尖(海拔993米,道沃源村最高峰)的天空溪流过。历史上,天空溪流域两侧有许多居民居住,直道90年代,最后一户人家从天空坑搬到本村老屋居住后,天空坑自然村成为了历史,至今,天空坑仍有一幢古老的土坯房。天空坑是一个统称,按照历史上的居民点,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外天空坑,直道90年代才搬离。 2、老屋基,有一片较为开阔的空地,房屋地基遗址至今人清晰可辨,但具体哪个年代何人居住过,村中无人能知。 3、内天空坑,原为傅氏家族居住,80年代搬至本村坑底自然村居住,至今仍留有鱼塘、完整的瓦片等。 4、天空台,原有一户人家居住,70年代已搬至坑底自然村。 马家 马家位于道沃源村村口,历史上的马家曾是当地有名的富户,马家村依山伴水,门前甚至开挖了一个小湖,引长虹溪入湖,当地人称之为“小西湖”。但其德行却是当地人所不敢恭维的,在道沃源村和虹桥村至今仍流传着马家人劫持他人新娘过夜的说法。至于马家何时败落,已无从考证。如今,在马家自然村一带,只留有马家坟墓,马家的建筑、村落等早已变为农田。1994年,位于道沃源村口的红砖厂在取土时发现马家废弃(已填埋)的水井,挖出了大量的瓦片、碗片等生活遗存。据传,历史上马家曾埋了十八座金椅至井中,但这也许只是个传说。 螺髻山 螺髻山自然村(根据当地人的发音)位于道沃源村村口,螺髻山麓,历史上是与马家一同名噪一时的富户,与马家隔着道沃源溪(澳川溪)相望。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的是马家和螺髻山人炫富的情形。马家人将火腿一只连着一只,一字排开从门口沿路晒至螺髻山(约五六百米);螺髻山人不甘示弱,拿出家中的猪尾巴一字排开晒至马家门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沃源村大事记1976年,12月 建成Y614公路(即614乡道,村口—大坑),并同步建成坑底——天空坑砂石公路。 1985年,道沃源村吴有平考入清华大学,为该村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 1989年,道沃源小学新校园建成投入使用,为两层新式建筑,设有教室五间,办公室一个,会计室一个。 1990年,村委会出资架设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塔一座。 1998年,开通程控电话。 2003年,开通闭路电视。 2005年,614乡道(村口—坑底段,2.4公里)完成路面硬化,为四级公路,路基宽4米,路面3.5米。 2007年,坑底——大坑段2.3公里公路实现硬化;村内农居道路实现硬化。 2008年,中国移动在本村建设手机信号站一座,实现了手机信号全覆盖。 2009年,完成改水工程并新建环村路灯和公共厕所。 2010年,年底,开化县行政村规模调整,道沃源村被撤销行政村建制,成为自然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