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日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道日村是海南省抱由镇多建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全村85户、480人,耕地面积1050亩,林地面积460亩,村民以种植反季节瓜菜、水稻和香蕉为主,是我县民族地区最早种植反季节瓜菜的村之一。2006年村人均纯收入达1850元。 创建文明生态村之前,群众居住以低矮潮湿的茅草房为主,房屋杂乱,村道坎坷,杂草丛生,垃圾成堆。2005年,在县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抱由镇委镇政府采取以群众自筹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方式筹措资金,共投入资金153万元,帮助56户村民实施民房改造。2006年,道日村被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后,在继续巩固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工作力度,共投入资金90万元,群众投劳2800人次,先后建成三横一纵村道2250米,硬化村道900米,硬化水利渠道2公里,文化室一间,篮球场一个,乒乓球桌两台,文化长廊一个, “一池三改”56户和“竹苑”乡村休闲中心。 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群众观念的根本转变,勤劳致富、少生快富的群众越来越多。据统计,道日村100%农户种上了橡胶。全村种反季节瓜菜300亩,橡胶300亩、龙眼150亩、槟榔100亩,养猪、牛、羊500头、三鸟2680只。如今的道日村不但房舍、村道整齐划一,文体设施规范齐全,村民们也逐步养成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爱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基本实现水、电、路、电话四通。全村有11户通自来水。有1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6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户,分别占总数的8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0.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8.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3辆,摩托车6辆。 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6.1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9.37万元,占总收入的54%;畜牧业收入5.02万元,占总收入的1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6头,肉牛0头);渔业收入0.14万元,占总收入的0.4%;林业收入8.79万元,占总收入的24%;第二、三产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3.6%。农民人均纯收入3301元,农民收入以野生菌等为主。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野生菌,主要销售往本市。2008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4.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4%。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咖啡橡胶产业,无专业合作组织。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1户,人口48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23人。其中农业人口48人,劳动力24人。该村以 汉 族为主,其中汉族41人,基诺族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8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2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乡卫生院28公里。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大干坝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大渡岗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0.00公里,距离中学28.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人,其中小学生3人,中学生1人。 村务公开该村党员总数1人,党员中男1人。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0.8亩。已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本年无筹资筹劳。年末集体总收入0.21万元,有固定资产3.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33亩(其中:田124亩,地109亩),人均耕地4.85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1789.5亩,其他面积344.00亩等资源。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晴通雨阻,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公共厕所,没有路灯,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粮食单产低。集体没有经济实体,没有文体设施没有垃圾处理场地,村内没有排水沟渠设施等。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茶叶及橡胶产业。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3301元有时适增加。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