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地药材 |
释义 | 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 简介古今医家都喜欢使用道地药材,在中医处方笺上,许多药名前标有“川”、“云”、“广”等产地,“川”即四川,“云”即云南,“广”即广东、广西。这些药物大多就是道地药材。因而,道地药材报那些具有特定的产地,经过当地炮制加工,具有确切可靠治疗作用的药物。我国幅源辽阔,天然药物分布广泛,近年来,随着中药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药物已经能够人工栽培,并在许多地方推广。 内容它包括了几个大的方面,其一是指同种异地出产的药材,在质量上有明显差异,如人参、地黄、杜仲、当归等,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很大,常把某地出产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而其他产地出产的则叫“非道地药材”;其二是指同一种药材国内外均有分布,但在中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则具有独特的疗效;其三是指原产其他国的药物流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发展,成为常用中药,这些药物在中国的某些或某一地区已经引种成功,如红花、木香等;其四是指经加工而形成的药品,其“道地”所在主要是指工艺上的考究;其次是指一些正品药物的代用品,这些代用品相对于“道地”的正品药物而言,就是“非道地”的药材了。 区别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不完全相同,因此,药物本身的质量,也即其治疗作用有着显著的差异。如商品生药白头翁有16种以上不同植物来源,正品应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其根含有皂甙,有抑制阿米巴原虫作用,而属于石竹科及菊科的一些同名异物则均无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又如不同品种大黄的成分和泻下作用也有明显差异,掌叶、唐古特等正品大黄中,其有效成分蒽醌含量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仅占小部分,这些种类的大黄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而一些混杂品次大黄,如华北、天山等大黄,其蒽醌含见以游离状态稍高或接近结合状态,此等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差。另外,如中国长白山的野山参,中国东北各省与朝鲜,日本的园参,其人参皂甙的含量不同,皂甙单体的含量也不一样,因而药理作用与临床疗效都有出入。 产于浙江的贝母,叫浙贝母、大贝母或象贝母,长于清肺祛痰,适用于痰热蕴肺之咳嗽;而产于四川的川贝母,长于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虚劳咳嗽。到目前为止,常常得到人们赞誉的道地药材如甘肃的当归,宁夏的枸杞子,四川的黄连、附子,内蒙古的甘草,吉林的人参,山西的黄芪、党参,河南怀庆的牛膝、地黄、山药、菊花,江苏的苍术,云南的茯苓、三七等。当然,道地药材毕竟数量有限,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常用一些同名而产地不同的药物来代替。 川乌 历史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药有“土地 所出,真伪新陈……”强调了区分药材的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在《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365种药材中,有不少从药名上就可以看出有道地色彩,如巴豆、巴戟天、蜀椒、蜀漆、蜀枣(山茱萸)、秦椒、秦皮、秦瓜、吴茱萸、阿胶、代赭石(山西代县一带)、戎盐等。巴、蜀、吴、秦、东阿、代州都是西周前后的古国名或古地名。 《五十二病方》中的242种药材中,名称上反映出产地者有蜀菽、蜀椒等。 《武威药方》(公元25~88年)中所载的66种药材中,就有秦艽、蜀椒、代赭石等具有产地、道地的中药。 《内经》从理论上阐明了道地药材的含义,指出:“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 《伤寒论》中的方剂有112首,涉及的中药材80余种,其中记载的道地药材阿胶、蜀漆等被广泛地用于临床。 《本草经集注》总结了前人的药学成就,进一步论述了“道地”的重要性:“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所以疗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蜀药北药,虽有未来,亦复非精者。上党人参,殆不复售。华阴细辛,弃之如芥。”又云:“自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为性理,不及本邦。”该书中对40多种常用中药的道地性采用了“第一”、“最佳”、“最胜”、“为佳”、“为良”、“为胜”等词来描述。 到了唐代,道地药材的概念更加强化了。《新修本草》对道地药材做了精辟的论述:“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该书对30余种中药的道地优劣进行了补充和订正。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特别强调药材的产地,指出:“用药必依土地”,这可能为后世正式专用“道地药材”的术语奠定了基础。 大约抄就于隋唐埋藏的敦煌医学卷本《张仲景五脏论》、《不知名医方》中,记载的中药名冠以道地者,如河内牛膝、江宁地黄、商州枳壳、华山覆盆子、原州黄芪、潞州菟丝子、澜州蒺藜子等。这是临床用药讲究道地药材的进一步发展,为宋本草全面记载以产地加药名来标记药材质量奠定了基础。 宋代的医药学家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历代道地药材的经验,并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如《证类本草》对道地药材的记载较汉、唐时期丰富,尤其附图的图题均冠以产地名称,如:“齐州半夏”、“成得军狗脊”、“银州柴胡”等,所记载的道地药材有250余种。 寇宗奭在他的《本草衍义》中提出:“凡用药必须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 李东垣在他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出:“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失其地则性味少异。” 明代,“道地药材”专用术语已正式见于本草和文学书籍。《本草品汇精要》一书载药916种,明确记载道地药材268种,其中包括32种川药,27种广药,8种怀药。 “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强调:“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一方土地出一方药也。” 李时珍的道地药材观点更为明确,如:“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沧击能盐,阿井能胶,……将行药势,独不择夫水哉?”他在每味药材项下虽不像《本草品汇精要》那样专列一项,但在每味药材项下对道地的论述很多,如麦冬项下言“浙中来者甚良”。 到了清代,医家从临床上发现药物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地”问题。徐大椿曾在《药性变迁论》中指出:“当时初用之始,必有所产之地,此乃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移种他地,则地气移而薄矣。”“……当时所采,皆生于山谷之中,元气未泄,故得气独厚,今皆人工种植,既非山谷之真气,又加灌溉之功,则性平淡而薄劣矣。” 《本草纲目拾遗》虽多收录民间草药,但对具道地气息的中药,如浙贝母、川姜、白术、抚芎,以至东洋参、西洋参、银柴胡、角沙参等均有较详尽的叙述。 建国以前,中医药处于被消灭的地位,中医药界奋起斗争,视中医药的疗效为生命,各有名的大药店所经营的中药材都择优质道地药材,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备精益求精,故产品的质量声誉较高,创建了许多百年以上的名牌药店,如北京的同仁堂、哈尔滨的世一堂、杭州的胡庆余堂、重庆的桐君阁、苏州的雷允上、广州的陈李济等。 建国以后,建立了中国药材总公司,对名贵紧缺的药材品种实行“统管”的政策。中央以下设一、二、三级批发机构,促进了中药商品的正常流通。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合编的《药材资料汇编》,按西怀类、山浙类、川汉类、南广类等不同道地品对药材进行了分类,它反映出了20世纪“道地药材”的风貌。 详细地观察和研究道地药材在引种或野生变家植后的生长形态变化、有效成分的消长规律或药材中各种成分的动态积累,是深入研究道地药材的必由之路。 药市据初步统计,传统的道地药材有200 余种,道地药材的生产数量和产值都占80%以上,而且疗效显著,历史悠久,配方中的出现率最高。这些道地药材大部分是“一地产,全国用”,散布在全国各地,具有自采(种、养)、自收、自制、自销的产销特点。从走街串巷或走村串户施药发展到摆摊卖药、设立药店,由庙会交易发展到召开专门的药材交流会,集散地经历了千年漫长的岁月,对中药材的销售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今天,集散地对于搞活经济、保证全国人民的用药需求,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的集散地形成或者与道地药材的产地有关,或者与名医、药王的影响有关,或者与便利的交通有关,或者与集市庙会的群众基础有关。如安国产祁木香、祁白芷,禹县产禹南星、禹白附子,四川江油产附子,灌县产川芎,张家口四周盛产麻黄、甘草,这些集散地都是道地药材的产地或者距离原产地较近。安徽亳县是名医华佗的故乡,华佗的名声成为那里集散地的号召力量,1986年亳县的药材成交额高达1.3亿元之多。国内几处有影响的大型集散地,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建有药王庙,此举对客商很有吸引力。不论是集还是散,都需要运输,运输线路和交通工具制约了集散的形成。在古代,祭祖先、祭神仙以治病之风盛行,初期的集散地往往借“赶集”和“赶庙会”形成,进行药材交易,庙会和宗教活动信徒很多,求医买药者广,为集散地的药材交易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集散地初级(1) 初级集散地:一般以县为界,以“集”的功能为主,靠近产区,收购本地药材,向中、高级集散地转运。如山东枣庄的酸枣仁、广东新会的陈皮、河南安阳的地黄等,都是初级集散地,将它们先“集”而后转运各地。初级集散地多位于交通要道,主要有以下几个。例如: ①老河口:位于汉水上游。秦岭山区的泽县、安康、镇平、平利、竹溪、房县、兴山等地所产的药材,多就近集中于此,然后沿江转运至汉口进行交易。 ②打箭炉:位于四川的大渡口畔,即康定县城。甘孜地区的药材在这里集中外运。 ③刷经寺:位于四川阿坝红原县南部,因印刷、收藏佛经而得名,高原药材在此转运。 ④独石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蒙、汉族人民交流药材的重要集镇。 中级(2)中级集散地:一般以省为界,如河南的安阳,安徽的安庆、亳县,湖北的荆州,四川的宜宾、雅安,河北的邯郸,甘肃的武都、天水,辽宁的营口,云南的大理,浙江的金华、兰溪,广西的桂林,湖南的衡阳,陕西的汉中等等。 高级(3)高级集散地: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一般都是由初、中级集散地发展而来,它的采、种(养)、制、用功能齐全,集散药材的数量大,交易活跃,但并不一定是省会首府,如安国、樟树、百泉、禹县皆属此类集散地。 分布特点古代形成的道地药材集散地约有100多处,几乎全部都在道地药材的区划内。道地药材集散地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交通方便、运输经济,既靠近产区,又不远离文化中心,它们的分布很有特点。 沿江集散(1)沿江集散地:水路交通投资少,运输效率高,一经形成运输线,则比较稳定,不像陆路交通那样易受改线影响。不少集散地都沿大小航运河道分布。长江两岸的集散地最为密集,从上而下,依次有宜宾、重庆、万县、云阳、奉节、沙市、武汉、安庆、铜陵、芜湖、南京、镇江、上海,如果加上长江支流的大渡河、嘉陵江、岷江、汉水等沿岸的集散地就更多了,是东西药材流通的一条大动脉。很多以“川”、“汉”为名的道地名称,多与这条交通线有关。了解集散地的形成、发展和集散内容,对准确地采购道地药材很有必要。上海既是长江沿岸集散地的终点,又是沿海集散地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东西南北皆通,又具有科学文化发达的优势,在短短的几百年中,就一跃而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建国前,上海就形成了药材业、国药业(中成药)、参茸银耳业,并按集散习惯把道地药材大致分为川汉类、西淮类、关北类、山浙类、洋广类、草药类等。上海经营的道地药材无论在品种、数量和金额上均占第一位。建国以后,上海这一中药材集散地发展得更快,是我国集、散、用的最大基地。 近海集散(2)近海集散地:海运药材同样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特点。从辽东半岛到山东半岛,海路比陆路近得多,也经济得多。从北至南,沿海的主要集散地有临江、大连、营口、天津、烟台、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广州、北海等。这些集散地除了把邻近地区的药材运出去以外,集散范围从南到北,还兼及远洋。北部近海集散地主要是把关药、北药南运,如辽五味子、辽细辛、两头尖等,多经营口运销天津、烟台或上海。东南部近海集散地因对外开放较早,除了担负国内的南药北运之外,还担负进出口道地药材的任务。如大黄、甘草,很久以前就从泉州出口,广木香、广角、龙脑冰片等,都从广州进口。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古人对有些药材往往只根据集散地而命名,如藏红花产于西班牙,由西藏进口,即被叫做“藏红花”,这样的道地名称很不具体。 古道沿线(3)古道沿线集散地:古代各国之间,常有驿道相通,交通要道上的重镇往往具有成为集散地的基本条件,如陕西、甘肃、河南的集散地密集,这与其在古代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河南境内的禹县、百泉、马山口都是驰名全国的大集散地,内地和沿海到此交易药材,各自行程大致相当,符合交通经济的原则。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丝绸之路上的集散地也较多,如从西安出发,有宝鸡、天水、陇西、临夏、张掖、兰州、西宁、乌鲁木齐、伊宁等,从这条线路上不仅运出丝绸、大黄、甘草,也运进番红花等药用植物,进而培植成国产的道地药材。蜀道的开辟早于“丝绸之路”,但由于蜀道“难于上青天”,故该道上的道地药材集散地甚少。 长城内外(4)长城内外集散地:从东到西,有山海关、赤峰、张家口、北京、大同、呼和浩特、包头和武威等主要集散地。和平时期,长城内外各民族药商在上述地点交易药材,传播医药知识,许多常用的中药材,如甘草、麻黄、柴胡、黄芩、枸杞子、肉苁蓉等集运外地使用。 现代交通线(5)现代交通线上的集散地:现代由于交通工具的普及,极大地缩短了道地药材的流通距离。公路运输遍及乡村,加强了初级集散地“集”的功能;铁路运输通达各省会,中、高级集散地的吞吐流通效率大大提高。 昔日的集散地是在“适者存在,不适者淘汰”的选择中沉浮的。集散的品种也因货源、交通线路的变化不断更新。如建国前,上海集散的西洋参,百色、桂林、常德等集散的紫草、炉甘石,重庆集散的天冬、花椒、通草等均发生过改变,而烟台集散的蔓荆子,汉口集散的射干、雄黄、蜈蚣等则相承未变。 经营组织道地药材集散地有个体的药商,也有不同形式联合的药行、药庄、药棚、药铺、药帮等经营组织,这些“行”、“帮”不具有政治上的“行会”、“帮派”的色彩。药帮是地方药材行业中借同乡或同行联合起来的团体,具有竞争和垄断性质。这些“帮”通常以药名或道地命名。由于“帮”的兴起,加速了道地药材的商品化。数百年来,各帮活跃在我国主要的集散地和大中城市,对当时药材交流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现将祁州(安国)十三帮简介如下。 (1)关东帮:以东北三省的药商为主,多以营口为活动中心,经营人参、黄芪、龙胆、黄柏、防风、五味子等。 (2)京通卫帮:以北京、天津一带的药商为主,主要经营“北药”和中成药。 (3)口帮:以居庸关外古北口、张家口的药商为主,多以包头为活动中心,经营赤芍、防风、肉苁蓉、甘草、麝香、鹿茸等。 (4)山西帮:是成立最早的帮会之一,资金雄厚,多以禹县为活动中心,主要经营黄芪、党参、甘草、石菖蒲、连翘、秦艽、款冬花、远志、肉苁蓉等。 (5)陕西帮:以陕、甘、宁地区的药商为主,活动中心在西安,主要经营当归、大黄、枸杞子、羌活等。 (6)怀帮:以河南怀庆药商为主,以禹县为活动中心,以经营“四大怀药”而闻名。怀帮其经济实力雄厚。 (7)广帮:以两广药商为主,以广药和进口药材为经营重点。 (8)川汉帮:由云、贵、川、鄂的药商组成,以昆明、重庆、汉口等地为活动中心,经营黄连、川贝母、川芎、枳壳、枳实、天麻等。 (9)山东帮:以山东药商为主,以济南为活动中心,主要经营山楂、金银花、沙参、全蝎、昆布、海藻等。 (10)亳州帮:以安徽亳县药商为主,主要向上海集散白芍、菊花、瓜蒌、白芥子等。 (11)禹州帮:以禹县药商为主,经营白芷、天南星、金银花等。 (12)彰武帮:以河南彰德、武安药商为主,以郑州、禹县为活动中心,主要经营红花、瓜蒌、香附等。 (13)宁波:主要经营“浙八味”,在上海较为活跃。 四大药市传统的四大药市是我国道地药材交易最为集中、成交额最大的地方,包括安国、樟树、百泉、禹县。 安国(1)安国:位于河北省,古时称为“祁州”,因为药业的兴盛而闻名于世,素有“北药都”之称号。药都之名与药王庙的兴建很有关系。此处的药王庙是人们为邳彤(东汉将钦)所建,初建于永乐年间,并有张仲景等十大名医塑像,到乾隆年间始由丞相刘墉题写为“药王庙”巨匾,成为医、药结合型的名胜古迹。安国地处南北驿道线上,且有潴龙、沙河从此经过,顺流而下可达天津,为药材的运输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祁州成为药都,是与本地适合栽培多种道地药材和具有精细的加工炮制技术分不开的。祁州有“家家种药、户户加工”的传统,代代相传。如百刀槟榔、蝉翼半夏、云片鹿茸、磅制犀角等饮片加工,至今享有盛誉,这便为药材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19世纪50年代,祁州有1600多户7300多人口,从事加工的药工达到5100多人。丸、散、膏、丹、酊、水、酒剂等,均在他们制造之列。永和堂、体延堂都是百年的老子号,经营的中成药多达500余种。甚至连前苏联、朝鲜的药商也远道赶来参加交易。这里成了中药贸易的中心和中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樟树(2)樟树:樟树是江西省樟树镇的简称,相传因盛产樟树而得名。有“药都”之称号。自三国时期开始,这里便建“药圩”,从事药材生产、加工、炮制,这里水陆交通方便,集散药材的盛况空前。樟树的成名,一是得益于该镇南面的道家名山“阁皂山”,山上有一洗药池,相传是葛洪所遗;二是得益于该镇上的“药王庙”,这里的药王即是唐代著名的药学家孙思邈的塑像,人们每年都在这里为孙思邈举行生辰庆典,即举行药材庙会。至明未清初,樟树的药业发展极为兴盛,所谓“药行四十八家,药不过樟树不齐,药不到樟树不灵”,真是名不虚传。以樟树精湛的饮片切制技术为特色,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樟树帮”,镇上80%的居民以经营药材谋生。 百泉(3)百泉:百泉位于豫北辉县城西北面,倚山傍水,泉流百道,故而得名。这里原是佛教活动的中心,康熙57年,各地的药商为了扩大药材交易,集资兴建了药王庙,尊神农氏和孙思邈为“药王”,其中神农塑像虽非真实,但在国内尚是首见,故此药王庙与安国、樟树的药王庙相比,别具特色。自药王庙兴建以来,“商贾云集,南北药材具备”,四月八日古庙会“聚十余日始散”,交易以怀药所占数量最大。 禹县(4)禹县:禹县因公元前2205年大禹建都而得名,它地处中州,水陆交通皆宜,自古是商业中心。禹县也建有药王祠,但不及安国、樟树和百泉那么出名,所以能成为驰名全国的药材集散地,主要是它的商业传统,它的道地药材具有独具风格的加工和包装技艺。乾隆17年,禹县成立了第一个药商会。百余年后,全国药行的十三帮相继在禹县设立会馆,药材交易大会1年3次,每次持续时间长达月余,并设有常年经营机构。禹县人除采集它乡的特产药材外,还栽培了许多道地药材,如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等。野生和家种的道地药材200余种。禹县人在经营药材的同时,还制造出了药皿、药戥子、药碾、切药刀等药用工具,其质量水平在同时代的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如“小禹州药刀”如满月形,刀刃锋利,合口严实,一颗槟榔可切出270片之多。禹县内的历代名医层出不穷,形成了产、供、销、用一体化,药行、药庄、药棚、药铺林立的集散特色。 存在问题道地药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退化严重。这是影响道地药材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在一部分道地药材的抗旱性、耐寒性、抗病虫害减弱,耐药性增强或早熟。如三七,过去很少发生根腐病,现在不仅根腐病发病率提高,而且对农药的耐药性也在增强。? 道地药材品种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一是田间管理过程中,药农为追求高产,长期大剂量施用无机肥以及植物生长素,促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扰乱了其自有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品种退化:二是人为的改变其生态环境。有不少药农盲目地照搬一般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于药材。如有的药农对药材种子种苗搬用薄膜育秧技术,必然使其耐寒性从幼苗开始就减弱;三是不重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种退化的根本原因。? 2“公害”问题较为普遍。由于生产过程中,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及长期施用农药和无机肥,导致目前道地药材普遍存在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质下降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3.加工规格无创新。目前几乎所有的道地药材的商品规格都依从传统加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医药模式沿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轨迹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药材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防病治病方面,而是已开拓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药食两用这样更宽领域。因此,道地药材商品规格就应该适应这种需求变化,比如三七、当归、天麻、山药、黄芪、党参等品种均属药食两用的道地药材,人们已普遍食用。在加工的规格方面,就应该充分考虑食用方便的要求,可以加工成薄片,粉末等规格,这对拓展道地药材的需求空间十分有利。? 4.缺乏“品牌”意识。道地药材也是商品,既是商品,就应该有自己独特品牌。品牌是商品成功地打通国际市场大门的金钥匙,提起“宝马”汽车,人们便知道它是德国产品。但提起中药“无麻”,有多少人知道它是哪的产品?同样都是天麻,云南产、四川产、贵州产、陕西产、湖南、湖北也产。产地不同,天麻的品质必定有差异,这种差异,由于各地产的“天麻”,没有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只好良着不分,都以同样的“身价”出售,这岂不是把真正道地药材天麻“委屈”了吗?? 5.生产带有盲目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材种植分散于千家万户,由于没有固定的组织去协调生产计划,药农只能凭借某一品种在某一时候、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商品价格,去判断是否种植,种植多少,而很少考虑当这种产品面对市场时,市场的需求变化。这样,往往出现(道地)药材周期性过剩或短少的波动。当其生产大量过剩时,再名贵的道地药材也可能变得“身价”低廉;反之,当其生产不足时,即便是“乌鸦”也会卖出“凤凰”价。正是这种畸形波动,使得不少名贵道地药材在市场上很难长久保持其应有的珍贵与“身价”。 发展对策道地药材发展对策? 21世纪是人类崇尚自然、开发利用天然药物资源最盛行的崭新时代。作为以道地药材为代表的我国传统中药材产业,面对历史赋予我们新的发展机遇,要能更好地发挥中药参与国标竞争的“比较优势”,就需要我们采取具有前瞻性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道地药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为确保道地药材健康稳定发展,克服市场经济“盲目性”的缺陷。首先必须要使其生产能按照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稳定发展,于是就要求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最好是中药行业协会)能立足在全行业的高度来加以协调,一是对道地药材的生产合理规划;二是制定相应规章,保证道地药材优先发展,限制道地药材异地引种;三是在道地药材产区组织类似于“药农协会”的组织,向他们提供产、销等有关情报信息:四是组织制定道地药材定量化的质量标准;五是对合格的道地药材颁发质量认证书。? 2.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优良品种,过去对道地药材品种的选育,因受科技水平限制,长期采用经验判别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细胞分离、组织培养等现代科技成果已广泛地运用在生物领域,这对道地药材优良品种的培育无疑是条捷径。? 3.用GAP标准规范其栽培种植。GAP标准是世界公认的农作物栽培标准,用GAP标准规范道地药材的培植,使其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际标准,是道地药材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4.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商品“品牌”营销,是现代营销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道地药材,本来就已经具备“品牌” 的基本条件,如“秦归、怀山、杭菊”等,只不过是长期以来,未能从“品牌”营销角度去“打造”。中药要能尽快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走“品牌”营销之路。一个品牌,包括产品加工、包装、商标、质量标准等内涵,道地药材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去努力塑造自己的“品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