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德会元 |
释义 | 《道德会元》,二卷。元道士李道纯撰。《正统道藏》收入洞神部玉诀类。书前有 《道德会元序例》,又有至元二十七年(1290)作者自序。 简介据自序所称:诸家解义,所 见不同,各执一端。得之于治道者执于治道,得之于丹道者执于丹道,得之于兵机者执 于兵机,得之于禅机者执于禅机。或言理而不言事,或言事而不言理,堕于偏枯,皆失 圣人的本意。老子作经之意,立极于天地之先,运化于阴阳之表,覆载之间,一事一理 无有不备。有鉴于此,作者“遂将正经逐句下添个注脚,释经之义,以证颐神养气之要。 又于各章下总言其理,以明究本穷源之序。又于各章后作颂,以尽明心见性之机。至于 修齐治平,纪纲法度,百姓日用之间,平常履践之道,洪纤巨细,广大精微,靡所不备。 于中又作‘正辞’、‘究理’二说,冠之经首,明正言辞,究竟义理,以破经中异同之 惑。” 目的此即全书体例,而作者撰此书的目的是:“不堕于偏枯,会至道以归元”。 李道纯解老明显地受到理学思想影响,故重在讲心性、性命之学。他强调,认知 “至道”在于破除心迷,于“心”上下功夫,即所谓“至道不难知,人心自执迷”, “欲识混元面,先在赤子心,此心常不昧,法体证黄金”。这种赤子之心,“纯一不杂, 无害于物,物亦不能害”。赤子心也就是“无心”,能够“全其至精”,道就是得于 “无心”,有心便不能得道。心与性是紧密相连的,尽心还须养性。至于如何做到存心 养性,他认为应“以无为正其心,以清静养其性”。“凡事从俭,妙在机先,含德之厚, 无所不至,广大悉备”。这显然是以传统的道教思想结合宋儒的心性之学解老。关于性 命,他认为,无为则能见无名之妙,从而全其性;有为则能见有名之徼,从而全其命。 有与无,性与命,同出而异名,同称为“玄”。玄之又玄,有无交入,性命可以双全。 他说:“天理在我,生生不穷。性海弥深,命基永固,易有终穷?”这都反映出理学对 李道纯解老的影响。 理念援儒入道元代道教老学的总体特征是援儒入道,调和儒道思想,《道德会元》也体现了这一 特征。李道纯的思想核心是“中和”,他著有《中和集》,故解老也从这一思想出发。 他说: “有作皆为幻,无为又落空。两途俱不涉,当处阐宗风。”所谓“当处”即“中”, 应以守中为要。他引《礼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义来解 老,故认为中是“天下之大本”,即“无欲观妙之义”;和是“天下之达道”,即“有 欲观其微之义”。认为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即是老子“玄之又玄 之义”;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即孔子所谓“可与立不可与权”。在解释“礼 者乱之首”时说:“或谓礼不足道,吾独不然。诚能自礼而进于仁义,亦几于道。”这 都与其《中和集》所述思想一致,明显地调和儒道。 禅宗参道他还借用禅宗的方法来参道。认为“道”须向“二六时中,舆居服食处,回头转脑 处校勘”,“校勘来校勘去,校勘到校勘不得处,忽然摸着鼻孔,通身汗下,方知道这 个元是自家有的,自历劫以来不曾变易”。所谓“校助”即是临济宗看话禅的移用,通 过此种参究,猛悟“道”为自家所有,无劳向外追求。他还说过:“道不异于人,人自 以为异。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援佛入道跃然纸上,充分表现了他的三教合一思 想。 他还认为,道虚无空寂,无象无形,无名无质,无声无色,大无不包,细无不入, 生育天地,长养万物,运化无穷,隐显莫测,不可智知,不可识识;天地虽大,亦有败 坏,惟有这个历劫常在,圣而不可知之者,尽在如如不动中,因而是永恒不朽的。道本 无为,故能小能大,放去收来,廓然无碍;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以其无体,故应用 无穷;道无所不容,至尊至贵,一切有相皆赖道的荫庇。他还特别强调道的“不争”性, 说“只这不争二字,八十章之要”,能纯熟地运用不争,则自然达于混元真常之道的境 界。他对“道”的解释具有较高的思辨性。总的看,全书从治国、治身、治心、治丹等 多方面去解老,的确不堕偏枯,“会至道以归元”。 影响《道德会元》是元代道教老学的一本重要著作,对研究元代道教思想颇具参考价值。 至今学者多加引用。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以之为引用版本和注说。朱谦之《老子校 释》以《道德会元序例》为考订书目,所用河上本除宋刊本外,更参考了《道德会元》 听用章句白本。可知该书在版本学上亦有其价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