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由、平等、必死性:海德格尔以后的哲学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德)汉斯·艾柏林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所属丛书: 六点学术  册 数: 

条 形 码: 9787561749166 ; 978-7-5617-4916-6

I S B N : 9787561749166  出版时间: 2006-8-1

定 价: 15 元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真诚、坚定的哲学著作,它从不同的重要方面清理了海德格尔的哲学遗产,使之接上欧洲的文化传统,并对其有所更新,我们从艾柏林的分析中可以把握到欧洲当代哲学的大致走势,更可以从他的论述中窥见一个

欧洲哲学家对保留自己哲学文化传统遗产的真挚情怀。正如艾伯林自己所言,尽管事实上我们不自由,我们不平等,我们肯定要死的,但是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平等。我们不要光为了死。人类行动的理想感性就是如此,以所有的灾难和通过所有的灾难去肩负起人类的远大抱负。人类需要哲学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排除来自所谓现实的全部阻挠而贯彻自由、平等以及倾向于消除必死性。

本书目录

出版说明(刘小枫)

中译本前言(张宪)

前言

哲学作为职业

海德格尔哲学的四重亏空

人的自我持存的基本结构

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颠倒

自由、平等、必死性:理想的感性之维的参数

所有“绝对的”命令事实上只是相对的?(叔本华、康德、马克思)

叔本华与现代论

规范与死:回到海德格尔?

附录:自由、平等、必死性主要著作概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