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雷锐编 丛 书 名: 出 版 社:民族出版社 ISBN:9787105094547 出版时间:2008-07-01 版 次:1 页 数:543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连绪论、结语共十四章,从远古时期介绍开始,揭示壮族文学诞生以来一直蕴藏流贯于其中的特点,及其进入近代后的新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壮族文学受到冲击并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后有了重大推进。但由于种种原因,壮族文学的现代化还不够充分。直到进入新时期中期,壮族文学终于出现了现代化质变的飞跃,追上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脚步。《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总结了近一个世纪来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规律、经验、教训,最后提出对壮族文学在新世纪腾飞的建议和设想。 《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可说是一部新的壮族文学史,是壮族文学研究领域中理论、观点、材料较新的一部专著,主要表现为:构建出富于独创性的少数民族文学现代化理论框架,对前人理论有新的补充和超越;对壮族文学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挖掘有新的发现;对五四以来壮族文学现代化进程及其规律作了前所未有的论述,部分资料属于最新发现;对许多壮族文学作品作了独到的、有说服力的、具有新意的分析,丰富和加深了对壮族文学的理解;在现代化基础上,对21世纪壮族文学继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构想,一些观念新颖而有震撼力。 作者简介雷锐,男,1947年生,广西南宁人。文学博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代表作有:《壮族文学现代化的历程》(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小说现代化五十年》、《柏杨评传》、《桂林文化城小说研究》等近二十种(含合作),论文《再论抗战文学中“救亡”与“启蒙”的关系》等百余篇,多次获奖。 目录前言 绪论 壮族文学——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璞玉 一、壮族——族源多元、包容性强的民族 二、壮族文学发展史概况 三、壮族文学的传统特色 四、近代壮族文学中现代性因素的孕育和发展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壮族文学现代性因素的迅速积累 一、现代性、现代化与少数民族文学现代化 二、20世纪20-30年代壮族文学现代性进程的重大变化 三、抗战时期壮族文学现代性因素的继续增加 四、20世纪40年代壮族文学现代性进程的努力推进 五、壮族文学现代性因素不断积累的前进轨迹 第二章 壮乡新天地欢欣而单纯的描绘——20世纪50年代壮族小说现代性进程的前行 一、工农兵方向的确立和20世纪50年代的壮族小说 二、陆地:美丽的“南方”小说 三、其他作家:在叙事和写意之间 四、初期小说现代化进程的突破与片面 第三章 在停滞中思索在曲折中前行——20世纪60-70年代壮族小说现代化追寻的艰难 一、艰难跋涉中的20世纪60-70年代壮族小说 二、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的新枝 三、万马齐喑文坛黯 四、明月照得彩云归 五、写出风起云涌的时代进程 六、《瀑布》——壮族历史长卷的尝试 七、壮族小说现代性进程质变的征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