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主题研修 |
释义 | 定义主题研修的含义:每次校本教研要先确定一个主题——即教学中有待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全员准备,各自阐发自己的理解认识,形成争鸣与碰撞,做到每次校本教研活动有理论思考、有实例研讨、有反思总结。 主题研修的程序一、理论思考校本教研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和联系纽带,应该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因此,把校本教研首先看作是集中学习和领悟先进教学理念的一种形式。但是怎样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呢?如果只是读一段教学理论方面的文章,不仅枯燥乏味,更会流于形式,失去意义。将理论学习的内容与要研究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融进校本教研的主题。 二、实例研讨每次校本教研,都要先确定主讲人,但绝不是一人讲大家听,更不允许自己上课时把主讲人的设计复制照搬。主讲人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本课设计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组织大家进行探讨。课堂观察掌握了真实具体的课堂教学信息,为校本教研的反思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反思总结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凭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总结。 主题研修式的校本教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得越来越自觉,越来越紧密,提高了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题式研修的校本教研已经将教学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学习培训融为一体,成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主题研修方案科学解读单元目标,优化整组教学设计 主题背景: 一、基于对实验教材的解读遵循新《课标》理念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一下到六下,不仅有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还有导语、资料袋、阅读链接、我的发现、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教学资源。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有机整体。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以专题组单元的编写方式,为开展单元整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样的编排体系也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教学要从大局着手,科学解读单元目标,优化整组教学设计。 二、基于我们区域协作组语文教学现状的理性审视。 在教研室下发的“新课程实施中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中老师们提出的最大困惑是: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表述太笼统,太模糊,缺乏可操作性。老师们对教学目标虽然有“高屋建瓴的全局把握”,但具体落实到某个年段,某组中的某篇课文时,老师们对目标就把握不准,有时甚至凭主观意愿来把握课时目标,教学效率低下就不足为奇了。因此老师们的共同心声:给我一个目标,让我明白我得教会孩子们什么,我才能思考怎么教!这个问题很现实,很重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在此背景下,我们协助组的老师经过讨论,确立了“科学解读单元目标,优化整组教学设计”的研修主题。 目标预设: 1、 教师以整组审视的视角,立足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连接性,做到瞻前顾后,从一组教材走向对整本书的把握,从明确单元目标到真正把握学段目标,使教学目标不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而是清清楚楚一条线。 2、 在研修的过程中,使老师们掌握单元整组备课的一般过程,几个要点,切实提高广大普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 该主题校本研修共分四个阶段,两个学期实施。上学期安排两个阶段:学习思辨(一)——实践研讨下学期安排三个阶段:实践研讨——总结提升。 活动实施与安排 活动流程: 阶段 月份 活动内容安排 第 一 阶 段 : 学 习 思 辩 三 月 份 1、全校语文老师讨论本学期研修主题。 2、区域协作组研修工作协调会议,讨论研修方案。 3、区域协作组完善研修方案:把制订的研修方案上传至研修平台,协作组成员进行网上讨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综合意见修改后,正式确定研修方案。 4、教研组长传达唐懋龙老师的讲座——目标导向单元整组教学研究。整理后上传至主题研修的学习思辨栏目。 5、40周岁以下的语文老师撰写心得体会,并把帖子跟在讲座整理稿之后。 第 二 阶 段: 实 践 研 讨 (一) 四 月 份 1、各协作组围绕主题,结合日常研修(每人一节公开课)在组内开展实践研讨活动。 (1)上传至日常研修一栏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单元目标制订、课时目标(单元目标的分解落实)、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教后反思(包括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围绕主题的评课 2、协助组展示活动 (1)邀请名师做理论引领,进行专题讲座。(待定) (2)三位老师上精品展示课。(居敬小学: 莼湖镇校: 尔仪小学: ) (3)备课组长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制订过程和磨课的经历做简单的介绍。 (4) 上传资料到研修平台。 五 六 月 份 1. 继续开展实践研讨活动。备课组长从本备课组中选出一份优秀作业上传至主题研修栏目。 2、筹备并参加教坛新秀评比活动。 3、教研组长撰写工作小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