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党项国 |
释义 | 君主世系拓跋宁丛 585年—?年 拓跋赤辞 634年—?年 拓跋思太 拓跋守寂(为西平王) 拓跋朝光 拓跋戎德 拓跋乞梅 拓跋乾晖 ?年—881年 (称夏国公,大唐定难节度使) 李思恭 881年—895年 李思谏 895年—908年 李仁祐 908年 李彝昌 908年—909年 李仁福 909年—933年 李彝超(朔方王) 933年—935年 李彝殷 935年—967年 李光睿(为西平王) 967年—978年 李继筠 978年—980年 李继捧(赵保忠) 980年—982年 李继迁(赵保吉) 982年—1004年 李德明 1004年—1032年 李元昊 1032年—1038年(1032年继承父亲李德明爵位,仍称藩于宋,1038年才脱宋自立为皇帝) 王国简介唐朝僖宗李儇广明二年(公元881年),党项羌人拓跋思恭在夏州(今内蒙古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了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 夏国是以陕、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家。党项羌族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跋氏八部,以拓跋部最强,起群首领导作用。后因受吐蕃不断的侵犯和骚扰,遂向唐朝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 宋仁宗赵祯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公元1031年),夏国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号夏景宗。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称“兀卒”(青天子),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朝之西,宋人称其为“西夏”。初立的大夏国纪年为夏景宗显道元年。 兴起从宋太平兴国七年开始,党项在首领李继迁的领导下经过了20余年的开拓征战,占据灵州之后,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后来又经过了李德明(继迁之子)与宋、辽30年的和平相处,休养生息,以及德明与吐蕃、回鹘的征战,向西扩张,遂奠定了李元昊建立西夏王国的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