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华堂 |
释义 | 朱华堂 男,1939年生,江西南昌人。大学本科毕业, 工程师。鸿鹄之志,喜欢读书,材小,初中成绩好,1960年以优良成绩并以数学第一高中毕业,在江西农学院的成绩大多数优秀,并获“五好学生”、“三好干部”等8项院级嘉奖。1964年分配到江西省农科所任技术员,1968年调江西省荣委会农业组,次年调省荣委会,科技组,1979年以后在江西省计量所、省标准局、技术监督局,曾任所革委会委员、机关党支部委员,兼第一届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省饲料学会常务理事,省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为推动本职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农科所,进行了“大面积治理水稻螟虫样板”的课题研究;在科技组,提出筹建并策划了科学器材、科技情报等科技机构。曾主编全省科技项目发展计划及农业科技项目计划,在1971年首先将“水稻雄性不育系”列为全省“重点科研”项目,主持全省生物防治、沼气等多项农业科技项目,主持全省杂交水稻“四五”规划、协作攻关项目和科学养猪等。许多科研项目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成果都已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在标准局、技术监督局,侧重于推动制定与实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200 多个地方标准,审理了500余个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审查认可了2100余个饲料标签的编号;在机关工作独档一面,是业务骨干,先后起草了“江西省开展科技工作的意见” 、“江西省农业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等200个业务技术方面的文件,为全省科技发展与进步及填补农业标准化的空白尽职尽责。为《中国标准化》、《江西植保》、《江西饲料》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简报、学术交流会议等方面撰写并发表了《棉红铃虫测报与防治的标准化》、《农业标准化计划规划推动地方标准制定实施》、《加强饲料标签审查认可管理》及《使用农药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等63篇技术论文和科普文章,起草了《双季稻栽培技术规范》等10个地方标准,合写了《 农业信息管理》、《沼气制取与利用常识》两本书。有的论文获省级“ 优秀论文”奖,或被收入《江西农业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其事迹、论文收入《当代中国人才库》。1991年荣获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先进个人”、省标准局“先进工作者”称号。《棉红铃虫测报与防治规程》标准,在1992年度获江西省优秀标准化科技成果一等奖,在4人获奖者中名列第一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