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殿华 |
释义 | 一、原北京饭店理发师朱殿华,原北京饭店理发师,他为周恩来总理理发20多年,深得总理信任。 朱殿华师傅为周恩来总理理发20多年,一般情况下,周恩来都是自己到北京饭店理发。 北京饭店有两个理发室,一个为贵宾和国家领导人理发,一个是普通理发室。周恩来总是到普通理发室理发。有时候人多,他就和大家一样,坐在椅子上看报,排队等候。有时工作太忙或急待迎送外宾,才请朱师傅到他家去理发、刮脸。每次周恩来总是在门口迎接朱师傅,握着朱师傅的手亲切地说:“老朱,又让你跑一趟,耽误你的工作了。” 有一天,周恩来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还没有休息,又要赶到机场去迎接外宾。周恩来请朱师傅去给他理发、刮胡子。刮着,刮着,周恩来突然咳嗽了一下。朱师傅没有提防,在周恩来的下巴上划破了一个口子。朱师傅心里很难过,忙说:“总理,真对不起你,我工作没做好……”“怎么能怪你呢!怪我咳嗽没和你打招呼。还幸亏你刀子躲得快。”周恩来笑着为朱师傅解脱,刮完了胡子,周恩来饭也顾不上吃,拿了两个馒头就上车去飞机场了。临走时还嘱咐邓颖超说,“你陪老朱吃饭,我走了。”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饭店同样是大字报铺天盖地,造反派批判朱殿华,叫他靠边站,剥夺他理发权,更不让他为中央领导人服务。一次,周总理到北京饭店理发,上面指定一个不熟悉总理的人为他理发。这位理发师费了好大的劲儿就是刮不了总理的胡子。结果,这个理发师自己搞得满头大汗,手也发抖了,硬是完不成任务,只好就此罢休。周总理批评了造反派,找饭店领导耐心地谈了话:朱师傅是一个理发师,他的技术好,年轻人(指造反派)还没掌握熟练的技术,为什么要夺朱师傅的权?就这样,没有多久,朱师傅被解放了,恢复了工作。 1974年,周恩来身患癌症,病重住院了,朱师傅常到医院去给他理发,每次周恩来总是说:“好,好,这不是很好嘛。”他要朱师傅转告大家,不要为他担心,他很好。可是对饭店的同志们却非常挂念,嘘寒问暖。 1975年12月,朱殿华算算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给周恩来理发了。他心里着急,睡觉的时候也梦见给周恩来理发……1976年新年快到了,他实在忍不住了,给周恩来的秘书挂了电话:“过年了,说什么也得给总理刮刮脸呐!”周恩来的秘书没有回答,老朱可更犯疑了。 往日,周恩来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他那代表了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仪容。然而,自卧床不起后,他再没理发、刮胡子。一天,他从昏迷中醒来。身边工作人员劝道:“总理,叫朱师傅来给你理理发吧?”他用沉思的目光望着大家,良久,嘴唇开始微微翕动。他实在难以发出声音了,大家需把耳朵贴上他唇边才能听清:“不,不要了,老朱,他、他看到我这个样子,会、会难过的……”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工作人员给朱师傅挂了电话,请他和北京医院的韩医生等一起来为周恩来遗体整容;朱师傅一听总理逝世了,大放悲声,哭得天昏地暗——他与感情太深了,谁能受得了这种打击呢?凝望着可亲可敬的周恩来的安详的遗容,朱师傅一边轻轻地为他梳理头发、刮胡子,一边热泪横流,口里不住地叫着:“总理,总理。”好像要把亲爱的周总理唤醒,把他再还给全体中国人民…… 二、澳大利亚华裔笑星朱殿华,澳大利亚华裔笑星,一九九五年从北京移民到悉尼,以开出租车维持生计。在运营过程中,他遇到、看到、听到许多笑话,于是萌生了从事英文喜剧创作的念头,并于同年十月开始从事英文喜剧演出。 一九九七年三月在竞争参加阿得雷德国际喜剧节中,他击败数以百计的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预赛选手进入了只剩九人的决赛,六月又在悉尼一家夜总会举行的喜剧比赛中击败众多选手荣获亚军。 同年八月,朱殿华开始在许多俱乐部、夜总会、酒吧和饭店演出,成为澳大利亚第一位华人专业喜剧演员。悉尼中文电视台于一九九七年为他制作了一部长达四十分钟的特别报道节目,同时也播出了他创作、演出的喜剧小品。 一九九九年十月,特邀他参演的喜剧连续剧在澳大利亚一家有线电视台喜剧频道中播出。由他参加演出的电视喜剧《比萨》也已经在澳大利亚民族电视台播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目前正在重播。根据这部电视连续剧改拍的同名电影《比萨》明年将在世界各地放映。 朱殿华在主流社会小有名气,悉尼多家英文报刊和电台都介绍过他,电视台也多次播放他的喜剧节目。他把多年常演的脍炙人口的小段联结起来,又创作了两段二人合演的小品,并集中西文化与幽默于一体,创作出了一部完整故事的喜剧《出租车的故事》——这部喜剧包括单口相声、小品、滑稽舞蹈、武术、口技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