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宁林公宫
释义

林公宫位于周宁县玛坑乡杉洋村村尾,背倚巍峨青山,面临依依绿水,四周树木苍翠,环境清幽,风光怡人。宫后山是一片挺拔苍松,竟有五六十株之多,每株高达六七丈,虬枝苍苍,傲骨凌天,四季常绿,据说,这是目前宁德市保存最完好的成片古松树林。

传说林公原名林亘,生于宋宁宗庆元3年(1198年),原藉福安,后迁往杉溪(今周宁玛坑杉洋村)。林亘高大健壮,威猛善战,带领村人除兽安民,用青草药治病救人,相传他还会斩妖除魔。后卒于宋度宗咸淳5年(1270年),村民以“神”敬之,改原白马塔纪念之。明成化7年(1466年),宋宪宗帝敕封亘公为“杉洋感应林公忠平候王”,下诏杉洋谕其名。明正德8年(1514年)建林公宫,清时增建太子亭,20世纪80年代重修,保留明清建筑风格。

林公宫建筑按传统的“一殿二楼三阁”式建成,大雄宝殿居中,钟鼓二楼分列左右。林公宫建筑以雕刻见长,宫门两侧石柱上雕刻着二尊门神,高八十公分上下,怒目圆睁,神态逼真,手持砍刀,可惜的是,原砍刀只余下了刀柄,现在看到的刀是后来装上去的。顶端横着的石梁上刻着圣旨牌,庄严肃穆,两侧有许多镂空木雕画,殿门口两边也是一排石刻,门檐两侧的壁画取材于《三国演义》,连着一溜展开,显得古朴极致。

林公宫殿顶正中高悬“赐封林公忠平候王”牌匾,宝殿中间,有林公和诸神的塑像,神态各异,可见当时塑像工艺之精美。殿中石柱径达30多公分、长丈余,殿沿青石板每条都达丈余,表面光滑,可见当年建造此宫殿时所费财力之巨大。大殿朝前的,是一溜浮雕,上面刻有人物、花卉、亭台楼阁等,这些浮雕表面光滑,刻工细致,刀法精湛,显示了当时雕刻者高超的手艺。宫中的文物除了石雕外,还有许多壁画、木雕柱头,尤其是这些木雕柱头,在宫中通廊两侧齐腰高的柱顶端镂空雕刻,每个柱头二十公分见方,所刻神话人物、花卉等图案精美绝伦,疏密有致,细处如丝相连,中呈空旷状,实属木雕中之精品。

十年文革期间,林公宫也未逃浩劫,宫中的石雕人物被砸,木雕柱头被锯,牌匾被摘,其情景一派凄惨。后经多方修整,逐渐恢复原貌,并被定为周宁县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宫四周修建了“福”、“寿”二亭和鱼池、假山等,为古老的林公宫增添了现代气息。

长期以来,林公其神其事在周宁及周边一带广为颂扬,并与古田临水的陈靖姑齐名,有着良好的民间信仰基础。平时,来此游玩上香的香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年底及正月期间,临近的福安、蕉城、古田等地群众自发地来此地朝拜,更是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