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汉声 |
释义 | 周汉声 男,1939年11月5日出生于广东顺德,籍贯广东东莞市,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矿场机械与设备专业。毕业后随即从事石油/天然气/冶金/地质钻井用的天然和人造金刚石全面钻进和取芯钻进钻头的研制工作。所从事的钻头研究、设计、制造、室内外试验、推广使用和生产工作都带有国内始祖性和开发性,是我国首批研制无运动件研磨型石油/天然气钻井用钻头的始祖科技工作者。曾任机械工业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75年研制的“人造金刚石探矿钻头”,因其技术经济综合指标超出国内水平,达到推广使用和系列化批量生产能力,先后在湖南锡矿山、冷水江和安徽铜陵矿区做出重大贡献,获甘肃省机械局和机械工业部通用局科技进步奖。其后经改进,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再创了新高,持续几年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其成果的社会效益波及冶金、地质的探矿行业,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对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天然和人造金刚石钻头系列设计原理、制造技术、选材和材料配方、使用性能预测技术、制造前后的室内外试验、设备、技术条件等研究颇为精通,同时有独到的实地操作和组织生产能力,产品在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矿区创出了一定的知名度。1980年后,转入行业科技信息研究,着重从事《石油矿场机械》专业编辑工作,现任主编。所办的杂志连续18年屡获各级奖励,先后获甘肃省首届优秀期刊奖、机械工业部历届优秀期刊评比的一、二、三等奖,现又三度由北京大学主持筛选为“中文核心期刊”,既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刊源,又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入网刊(理工类),被行业公认为行业从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技术文献。特别追求成果产业化,极力主张科研成果受益于生产,为解放生产力服务。他于国庆50周年前夕被甘肃省新闻出版局等上级单位誉评和命名为“甘肃省优秀期刊十佳工作者”,获铜质奖牌、证书等。主要著作、论文有:天然和人造金刚石钻头的设计(1970年)、人造金刚石孕镶探矿钻头的研制和试验(1972年)、人造金刚石探矿钻头的一些新试验(1976)、金刚石钻头切削作用原理分析(1979)、 PD-1型高速人造金刚石钻头的设计、制造与使用(1982年)、 PDC型钻头的改进措施(1988)、固控设备设计与使用评论(1989)、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常见典型错误及其纠正(1992)、再论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常见错误及其纠正(199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