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飞舟 |
释义 | 个人简介周飞舟,男,山东桓台人。1968年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经济社会学、中国社会史 本科生教学:社会统计学、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思想史 研究生教学:中国社会史研究 Email : feizhou#pku. edu. cn(请用@替换#并去除空格) 个人履历1986-199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法学学士学位。 1990-1993年,北京市安定医院,心理技师。 1993-1996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法学硕士学位。 1996-2001年,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哲学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2月。 “‘经术’与‘吏事’:中国古代的治理实践——《官箴书》研究提纲”,见应星、李猛编《社会理论:现代化与本土理论》,三联书店,2012年1月。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社会》2012年第1期。 (与应星、渠敬东合编)《中国社会学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大兴土木:土地开发与地方政府行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with Camille Bourguigonon), “Land Reform throughout the 20th Century China” in Hans P. Binswanger-Mkhize, Camille Bourguignon, and Rogier van den Brink (Eds.) Agricultural Land Redistribution: Toward Greater Consensus.2009,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与渠敬东、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Creating Wealth: Land Seizure, Local Government, and Farmers”, in D. Davis and F. Wang eds, 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Postsocialist China. 200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双重效应”,《文化纵横》,2009年第6期。 “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 2009年第3期。 “生财有道:土地开发中的政府与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影响”,《新华文摘》2006年第14期。 “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和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又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中国社会学》第四辑。 “从博弈分析走向‘关系’分析:政府行为及中央——地方关系的社会学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 《制度变迁和农村工业化:包买制在清末民初手工业发展中的历史角色》,2006,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工业化地区的利益分配和财政关系”,蒋省三、韩俊编《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南海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2005,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谁为农村教育买单?—‘以县为主’和税费改革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 (与田秀娟)“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企业组织模式”,《城乡建设》,2003年第10期。 (与田秀娟) “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效果、分布和征收方式“,《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9期。 (与田秀娟、赵阳) “从农村税费改革看乡镇财政困境和出路“,《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9月总第58期。 (与田秀娟、周小斌、赵阳) “‘九五’金融政策演变及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改革》,2003年第5期,总第123期。 (与赵阳) “剖析农村公共财政:乡镇财政的困 境和成因”,《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4期。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国省级政府 对灾荒的反应和救助研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与龚启圣、赵阳) “地方经济、财政和干部行为:对农 民负担的一个定量分析”,2003,《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黄宗智主编,商务印书馆。 (与李猛、李康)“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12辑。又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中国社会学》第二辑(2003)。 (与赵阳、郭建军)“农民负担的特征、趋势和原因”、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陈锡文主编《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第五章、第六章,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 “商业化冲击下的小农经济:二十世纪初华北的手工业和雇佣关系的发展及其对小农经济的影响”,第二届北大论坛演讲论文,见《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第二届“北大论坛”论文 集》,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制度变迁和工业化”,《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刊》第一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与赵阳) “农民负担和财税体制”(第一作者),《香港社会科学》,2000年秋季卷。 “书评:《告别理想》”,《香港社会科学》,2000年秋季卷。 (与龚启圣)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调整制度个案的 分析”,《二十一世纪》十月号第五十五期。又见林毅夫主编《中国经济学1999》,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要课题2010 UNDP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项目“企业参与扶贫支持政策研究”主持人。 200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成员。 2009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脆弱性、减贫与中国扶贫开发”课题专家。 2006-2007 国家发改委与澳大利亚政府“县乡财政问题研究”项目财政专家。 2005 财政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课题项目专家。 2005-2006 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哈佛大学博士后项目”访问学者。 2004 财政部与世界银行 “农村财政与公共品提供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 2004 发改委与世界银行“中国小城镇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 2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村税费改革的社会学研究”课题负责人。 200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课题负责人。 2004 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土地制度与城市化”课题专家组成员。 2003 国家人事部“地方政府与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商业组织”课题负责人。 200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福特基金会“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成员。 200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课题组成员。 199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合作的“农科教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成员,研究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农科教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该项目获发展研究一等奖。 199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查”成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