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成豪往事回忆 |
释义 | 书籍简介书名:周成豪往事回忆 作者:周成豪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个人出书网、老人出书网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版次:1版 开本:850×11681/32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作者简介周成豪,浙江省宁波人,1936年出生。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后方勤务学校。长期从事部队财务管理和后勤供应保障工作,退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少将军衔。 本书序文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生命是一条江河,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狭窄而湍急,中游迂回而多险,下游宽阔而平静。至于死亡是什么?死亡就是江入大海,大海接纳了江河,又结束了江河。我以为,罗素对人生的诠释极为精辟。 人生的“上游”和“中游”,既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湍急”而“多险”的时期。我在“江河”源头的十五岁那年,就被“抗美援朝”的激流卷进了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业务技术,用自己的生命和技能,既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又使自己有个光辉的前途,这就是我当时的最高理想。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不断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经历了无休止的政治运动。特别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浩劫”,阶级斗争这根“弦”一直蹦得紧紧的。作为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可以教育好子女”,既要激情满怀地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脱胎换骨”地积极改造思想,又要为革命事业忘我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阶级斗争的每一个风口浪头,都要吞没掉一些人。我所熟悉的同学、同事中,就被揪出了好几个“右派分子”,他们经历的坎坷可想而知。值得庆幸的是,在风起云涌的人生“江河”中,我虽然也曾被卷入漩涡而喝过“水”挨过批,但最终还是幸运地淌过来了。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现在我的人生已经到了宽阔而平静的“江河”下游,环境比较宽松,生活温饱无忧,卸却了诸多思想包袱,无忧无虑、无怨无求、一身轻松,可以心平气和地颐养天年。 当生命之“河”正在缓慢汇入“大海”时,我又想起了故乡当年那条小小的“金溪”,尽管她没有宽阔壮观的景象,更没有翻江倒海的风浪,但却是我对童年永远的记忆。已经远去的少年时期,意气风发的中青年时期,……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论是头脑里思索追忆的往事,或是往时日记中的片断,都好像是不久前刚刚经历的那样历历在目。 我的人生很平凡,既没有可歌可泣、动人心弦的故事,也没有惊天地、动鬼神的业绩。这些真实的文字记录,只能聊以自慰,当然也可以供亲人们有闲暇时一读。 书籍目录自序 2 目录 3 第一章童年回眸 7 1、两位老人 7 2、邻里之间 9 3、动乱年代 10 4、乌脚鸡 11 5、逃难记 11 6、周介福 13 7、老世庵 14 8、惠庄大头 15 9、庙长礼 16 10、清水湖 16 11、天广地阔 18 12、敬神拜佛 19 13、惩恶扬善 21 14、乡间花会 22 15、迷信种种 24 16、赌博盛行 26 17、觉渡寺扫墓 26 18、外婆一家 27 19、“金溪”的遗憾 29 20、动荡的上海 32 21、曙光初照 33 22、广才学校 34 第二章在军干校岁月 37 1、自己选择人生道路 37 2、热烈的欢送 38 3、告别父老 41 4、落脚军营 42 5、游紫禁城 43 6、开学典礼 45 7、“西瓜大队” 45 8、总结和整顿 46 9、参加“三反”运动 48 10、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51 第三章“大跃进”年代 54 1、“三反”见闻 54 2、“第一个职务” 55 3、痛悼斯大林 56 4、人民的鼓励 57 5、首次探亲 57 6、“肃反”运动 59 7、光荣授衔 60 8、“青年近卫军 61 9、进入“社会主义” 62 10、谴责英法侵略埃及 63 11、成为党的一员 64 12、兄弟国家“闹事” 66 13、整风和反右 68 14、揪出“右派分子” 71 15、城门楼“战”麻雀 72 16、上山下乡 73 17、可耻的堕落 74 18、整社四十天 76 第四章岁月蹉跎 79 1、沉重的反思 79 2、“两忆三查” 82 14、持之以恒 84 4、热闹的婚礼 85 5、孩子降生在困难时期 87 6、赴粤取经记 89 7、接待“红卫兵” 90 8、“地富班子” 91 9、李清远失踪 92 10、双亲受辱记 94 11、父亲的一生 97 第五章 塞外三冬春 106 1、飞向塞外 107 2、“昭君酒” 108 3、了解蒙古民族 109 4、困境中的春节供应 110 5、果断处置闹事 112 6、“害群之马” 114 7、骇人听闻的凶杀案 115 8、全国经验交流会 117 9、参与“国计民生” 118 10、他给军管抹了黑 122 11、锡林浩特印象 124 12、建设兵团拾零 126 13、“紧急战备” 127 14、全国计划会杂感 129 第六章天翻地覆 133 1、“逍遥派” 133 2、“保皇派” 135 3、沉痛的哀思 136 4、深切的悼念 138 5、“变色龙” 139 6、历史的重演 141 7、以史为鉴 142 8、震颤的大地 143 9、天崩地裂 144 10、日记拾零 146 11、苦涩的“笑话” 148 12、唾沫和烟痕 150 13、十日剧变 151 14、“行洁”与“操浊” 152 15、“四大”回顾与反省 154 16、国庆阅兵 158 17、“动乱”亲历记 159 18、“8.19事件” 161 19、是非功过谁评说 162 第七章尽职尽责 165 1、重任在肩 165 2、基层的艰辛 167 3、“南大门”游记 168 4、聚会中原 170 5、纵贯河北 171 6、格尔木印象 173 7、重游蓬莱 175 8、“覆辙”不能重蹈 175 10、北疆调查 178 11、备战华北 183 12、站好最后一班岗 186 13、人生的转折 187 第八章故土难忘 189 1、宁波人文荟萃,是座历史名城 189 2、走出去做买卖是宁波人的传统 190 3、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国寺 191 4、丰富多彩的“宁波闲话”和家乡习俗 192 5、追梦童年 194 6、兄长对家乡的回忆 196 7、二姐话家乡 198 8、话说十六铺 199 9、“江亚”轮惨案再回顾 200 10、古街“乔家路” 201 11、回忆“校尉营” 202 12、永恒之火”——蒙古 203 第九章休闲生活说长道短 207 1、“中国式奢侈” 207 2、斩不断的中国根 209 3、托洛茨基今昔 210 4、遭遇假钞 211 5、三日歌 212 6、“逝者如斯夫” 212 7、解除困惑学会包容 213 8、偶然的“偶然” 214 12、不要做“王生” 215 10、唾弃丑恶的僧侣制度 215 15、中国富豪知多少 216 12、中日两国人民本是友好的 218 13、“关上身后的门” 219 14、时代的“鼻涕” 220 15、地狱与天堂 220 16、封建帝王“情结” 221 17、奢侈与节俭 221 18、“反右”有没有必要 222 19、落实法治才有真正的讲话权 223 20、“仇必和而解” 224 21、“知青”的命运 225 22、新民主主义的总结 226 23、前苏联英雄正在被淡忘 227 24、陈明亮的两副面孔 227 25、下令屠杀波兰军官的 228 竟是苏共领袖 228 26、老北京的传说 229 27、回想艰苦岁月 230 28、给后人说说财务部 231 附:要事录 233 原文摘录………… 列车在江河山野间奔驰。我们的专列可能是计划外另加的,没有规定的行车时刻表,有时好像是为了赶时间拼命地快跑,有时却慢慢吞吞像老牛车,还在一些不是车站的地方一停就是几十分钟。就这样走走停停,用了近两天三夜的时间,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带队的干部已提前通知我们打点好行装,准备好到站后下车。我们听到在站台上,广播喇叭里反复地播送着女播音员标准的北京话:“各位旅客请注意,丰台车站到了……”。“丰台”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是十分生疏的,从车站附近的景象看,不像是个大地方。但领队同志却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我们学校的所在地,离北京很近。大家一听说我们已经到的地方就在首都北京附近,都十分高兴。我当时兴奋的心情难以形容,可以说真是兴高采烈了! 车站上有许多着装整齐的解放军同志迎接我们,那是我们的老大哥、战友和同学。他们有的比我们早到半年,有的还是前几天刚刚来到的。我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南方夏装,各自提着大大小小的书包、旅行包、背包等东西踏上站台。我一手提着母亲在临行前赶做的小被包,另一只手提一个小旅行袋,穿一件白色短袖衫和浅蓝色短裤,背着一顶大草帽,上衣兜里还别着一杆哥哥花好几万元(当然是旧币)给我买的小号金星笔。这样子完全像个出门去远足踏青的中学生。我们一踏上站台,迎接我们的战友就立即涌了过来,把我们手里的东西抢了过去。他们说着北方话,我虽然有点半懂不懂,但那股热情劲,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已经表达得十分充分了。我们都很高兴,初次尝到了革命大家庭的友爱和温暖。 从车站出来走一段不远的路就到了学校驻地,后来知道这里叫西仓库。仓库大门有背枪的解放军站岗,围墙上有电网,看起来这里是有点戒备森严的样子。进了仓库,里边地方十分开阔空旷,可谓一望无际。我们又走了好一阵子,才到了有几座大库房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小队与其它几个小队合住的靠东边那座库房。每座大库房被隔成东西两大间,我们住东头那间。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三排铺板,上面已铺好了苇席。每三个学员合用两块铺板,这间大屋子里共住六、七十名同学。初来咋到,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虽然还不敢到远处去转悠,只在住地附近走一走,就知道这里边地方真是大得出奇,但却没有看到有楼房。近处有座很大的席蓬,那就是我们未来的教室。住地周围除了库房和人踏出来的小路外,大多是有半人来高的荒草,此外就只有一些小树和几块菜地。我还惊奇地发现,离住地不远处竟然有一条铁路,还停着一长列火车皮,上面爬装着一长溜总有百十辆苏联制造的嘎斯51新卡车。铁道路基上和枕木间也长满了荒草,说明这些汽车已经在这里爬了很长时间了。在荒草丛中,还到处有一堆堆废弃的枪械零部件:枪栓、撞针等等在当时我根本说不上名字来的东西,步、机枪等各种子弹壳就更多了,有的还带着弹头。这些破烂堆,后来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闲着没事时,我就从这些破烂堆里去拣出一些弹壳,把它夹在两块石头中间,再找一根撞针或一枚铁钉击打底火,就能发出像放鞭炮那样的炸裂声。 到学校的第二天晚上,队部通知要给学员发被装。听到几声急促的哨声,大家就争先恐后地跑步到指定地点集合站队。在队干部引导下,我们叽里咋啦地吵闹着被带到队部门口,面对着几张苇席上堆放的军衣等被装用品,稀稀拉拉地站了一长溜队。队干部帮我们按个头高矮整好队。司务长一边核对名单,一边按我们身材从被装堆里抓过一套套军装、衬衣、裤叉、布袜等,放到我们怀里。大家情绪都很激动,领了衣服后眉飞色舞地蹦蹦跳跳跑回宿舍。绿军装啊,今天总算到手了,穿上它我们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正式成员了,我们怎能不兴奋呢!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