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医防治失眠百家验方 |
释义 | 《中医防治失眠百家验方》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从中医角度对失眠的病因、症状、治疗以及预防、调摄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简单介绍了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并选取古今中医名家治疗失眠的要领及经验,为读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图书信息书 名: 中医防治失眠百家验方 作 者:鲍健欣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ISBN: 9787117118965 开本: 16开 定价: 23.00 元 内容简介《中医防治失眠百家验方》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从中医角度对失眠的病因、症状、治疗以及预防、调摄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简单介绍了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并选取古今中医名家治疗失眠的要领及经验,为读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各论以方为本,精选了百余首古今医家治疗失眠的实效验方供基层中医师和大众参考。 编辑推荐《中医防治失眠百家验方》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总论 概说 一、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一)历史源流 (二)病因病机 (三)临床表现 (四)治则治法 (五)特色优势 二、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一)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诊断 (二)现代医学对失眠的治疗方法 三、古今名家治疗失眠的要领与经验 (一)古代医家治疗失眠的要领与经验 (二)现代医家治疗失眠的要领与经验 四、失眠的预防与辅助疗法 (一)失眠的预防 (二)失眠的辅助疗法 各论 百家验方 一、补养安神类方 1.加味补中益气汤 2.加味四君子汤 3.加味生脉散 4.益气升阳安神汤 5.益气解郁安神汤 6.归脾汤 7.加味四物汤 8.加味胶艾汤 9.王任之益气补血方 10.加味八珍汤 11.六味地黄丸 12.加味杞菊地黄汤 13.加味大补阴丸 14.加味炙甘草汤 15.加味一贯煎 16.加味当归六黄汤 17.加味百合知母汤 18.三子养阴汤 19.六子安魂汤 20.董建华滋阴平肝方 21.加味桂附八味汤 22.加味五子衍宗汤 23.祝味菊温阳潜降方 24.加味龟鹿二仙汤 25.加味天王补心丹 26.加味酸枣仁汤 27.加昧甘麦大枣汤 28.宁睡清肝汤 29.育阴开郁汤 30.双合汤 31.菖远安眠汤 32.清心补血汤 33.张锡纯养血清肝方 34.孙一民养心安神方 35.何任养心健脾方 36.何任祛风湿益气血方 二、各解安神类方 1.加味逍遥散 2.加味丹栀逍遥散 3.加味化肝煎 4.大柴胡汤 5.加味四逆散 6.加味蒿芩清胆汤 7.加味半夏泻心汤 8.解郁安眠汤 9.仁熟散 10.疏肝化瘀方 11.朱良春解郁安神方 12.陆观虎疏肝理气方 13.王翘楚疏肝息风和胃方 14.王翘楚平肝益气活血方 15.王翘楚解郁活血方 16.王翘楚平肝理气和胃方 三、重镇安神类方 1.加味安神定志丸 2.甲乙归藏汤 3.安卧如神汤 4.镇心丹 5.珍菊汤 6.王任之重镇安神方 四、清热安神类方 1.加味竹叶石膏汤 2.龙胆泻肝汤 3.加味升降散 4.加味清宫汤 5.清肝安神汤 6.施今墨清热安神方 五、解表安神类方 1.桂枝汤 2.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 3.陆观虎辛凉解表方 六、息风安神类方 1.加味天麻钩藤饮 2.加味镇肝熄风汤 3.加味三甲复脉汤 七、交通心肾类方 1.加味交泰丸 2.加味黄连阿胶汤 3.加味桂枝龙骨牡蛎汤 4.加味孔圣枕中丹 5.补肾清心安神汤 6.刘春圃滋阴养心方 7.朱锡祺清心养血方 8.章庆云滋阴固肾方 9.许玉山滋肾降火方 10.刑锡波滋阴潜镇方 11.黄文东育阴潜阳方 12.王任之滋肾宁心健脾方 八、和胃化滞类方 1.加味保和丸 2.加味半夏秫米汤 …… 九、调和阴阳类方 十、燥湿化痰类方 十一、活血化瘀类方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令许多人感到痛苦和烦恼。随着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大,失眠患者日益增多。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失眠的研究与正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学在失眠的治疗和保健方面积累有丰富的经验。本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从中医角度对失眠的病因、症状、治疗以及预防、调摄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简单介绍了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方法,并选取古今中医名家治疗失眠的要领及经验,为读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各论以方为本,精选了百余首古今医家治疗失眠的实效验方供基层中医师和大众参考。所收集的验方、医案等主要选自医案、医话、医家经验选鳊等著作,以及国内主要中医药学术期刊,文献来源及整理者均列于相关文字之后(验案出处与方源相同的,不再重复注明)。为方便临床使用,已将古方药物剂量换算成了当今临床常规用量。为了保证医案的真实性,所录医案基本保持原貌。对修饰语及某些字、词作了少数删节或改动,对于较长的医案,选取了重点内容,敬请原作者见谅。每个验方包括方源、药物组成、功效、验案和按语。按语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体现出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提示了名家们独到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经验,对读者会有很大的参阅和指导作用。本书注重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使临床中医师能正确认识和治疗失眠,力图对临床中医师诊断、治疗失眠有所启发和帮助,对患者及其家属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实用意义。但中医治病强调辨证,切忌按图索骥,书中方药请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文摘总论 概说 一、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一)历史源流 失眠又称为少寐、不眠、无眠、少睡等。中医学对失眠论述十分丰富,如《黄帝内经》中称之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不寐”,《中藏经》中称“无眠”等。 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有关于失眠的很多论述,其中《黄帝内经·素问》主要介绍了失眠的病因和治疗;《黄帝内经·灵柩》详细论述了睡眠的生理机制以及失眠的病理机制。《黄帝内经》是中医学辨治不寐证的渊源,它确立的论治原则也一直指导着后世的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认为睡眠与卫气、营阴、阴跷脉、阳跷脉有关。如《灵枢·大惑论》中说: “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卫气的运行有昼夜不同的规律,所以人体也有昼醒夜睡的节律。如果人体卫气昼夜运行节律发生紊乱,就会导致少寐或不寐。而其他病证如咳嗽、呕吐、腹胀满等也可以影响睡眠,如《素问·逆调论》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观点。《黄帝内经》强调阳盛阴虚或营卫运行失和为失眠的主要病机,因此调和营卫,调整阴阳虚实,扶正祛邪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法则。 汉代名医张仲景记录下了不寐的各种临床表现,并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方法。认识到虚、热、痰、瘀、腑实等皆会扰乱心神导致不寐,辨治失眠从阴虚火旺、邪热内扰、痰浊内阻、瘀血阻滞、阳明腑实等病机人手,分别施以滋阴清热、清宣郁热、化浊逐痰、理气活血、通腑泻热等治则,创立了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等多首治疗失眠行之有效的方剂,开创了失眠辨证论治的先河,为失眠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坚实的临床诊疗基础。用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火旺型的不寐证,用酸枣仁汤治疗虚劳病虚热烦躁的不寐证,在临床上发展了失眠的治法,此二方至今仍是临床上常用的方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