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众山皆响 |
释义 | 简介《众山皆响》,幅高600cm,宽210cm,由著名书画家陈仕彬先生创作,画作震撼人心,气魄冲天。站在这幅凝聚浓缩了大地震前汶川最后的绝美的画卷前,你会在那高脊危崖绝壑深冥和古障层空老树苍嶙间强烈感受到它的豪气与沉雄。 这幅丈八山水巨幅作品,题材虽然源于陈仕彬先生20年前赴九寨沟、海螺沟冰川公园写生,但真正提笔创作却是2008年4月,欲借2008奥运盛典之机遇抒发胸臆。2008年5月12日,正当陈仕彬先生挥毫创作画至尾声之时,惊闻家乡四川发生强烈地震,且震中正是此图所绘之地! 那一刻,“心中激荡千愁涌,笔底苍茫派九生”,震惊痛楚牵挂感怀种种情绪同时冲撞着这个巴蜀赤子的心!怀念遥想家乡古旷壮阔苍逸灵秀的景貌,祈盼祝福父老乡亲平安吉祥战胜劫难,陈仕彬先生灵感所至遂以六朝画家宗炳语“众山皆响”为题赋予此画,谨记此事。 感悟“吾曾于20年前赴四川九寨沟、海螺沟写生,深感山川古旷壮阔、沉雄苍逸,其危崖绝壑、高脊平坡、流石礧礧、深冥回壑、老树苍鳞、古障层空,令我十分震撼。20年来,数度冲动欲表达此种境界。适逢2008奥运年,欲借机抒泻胸臆,遂解衣盘礴得此图也。”——戌子初夏画并记于京西大道堂仕彬。 评价幅大山水画文武兼备,创造了南方大山“南韵”、“北气”、“雄势”雄秀美的总体审美效果,苍茫浑沦,震撼人心。画中“众山”,明显带有南方山脉和山群,特别是川蜀山麓的某些特点,比如大量采用植被飞泉于大山表面,烟岚轻动,秀气可掬。但和传统或一般的许多南方山水画明显不同的是,它又具有北方高山峻岭的气势特点和观赏效果:峰峦浑厚,气壮雄逸,最终使整幅画作呈现了雄秀苍莽的艺术风貌。 《众山皆响》之所以能达到整体的气韵生动,除了画家具备对大画的综合驾驭能力,更重要的是画家在笔、墨、水、色四方面均具备高超的传统造诣,并且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符号。《众山皆响》出于传统,融入当代,在一定意义上为当今中青年画家的山水画探索,发挥了标志性和拓展性作用,堪称山水画新传统经典的代表之作。在这个意义上,“众山皆响”之响,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响在时代,响在艺术,响在气势,响在画内,响在画外。 图片展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