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种文化 |
释义 | 所谓“种文化”,说的是农民群众像种庄稼一样,普遍、经常性地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体育活动,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一活动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农民从文化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农民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文化产品的享受者,因而充分调动起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2007年春天,握惯了锄头种庄稼的农民兄弟,在浙江的田野上展开了一场不寻常的耕作比赛:“种文化”。这一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文明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群众的热情关注、积极支持和广泛好评。 浙江农民“种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景观,引起中央主流媒体的热力关注。6月19日至20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等新闻单位的记者都深入浙江农村对“种文化”进行采访报道。 农村文化建设,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大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很重视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每年的文化下乡活动都搞得红红火火。送下乡的文化农民欢迎,但毕竟不能天天“送”,一年难得见几回,杯水车薪难解农民饥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远来看,“种文化”才是根本之举。 富而思乐,富而思剑随着党的亲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们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有的也实现小康了,随着“钱袋子”越来越鼓,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一字之差却体现了当代农民在急剧变化的时代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要求和不同面貌。 以前的“送文化”是单向的、暂时的,而今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不满足于仅仅作为观众被动地接受,他们更愿意亲身参与到文化体育活动中来,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因此,如何把“文化下乡”变为“扎根在乡”,把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主角,通过“种文化”活动,达到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目的,这是值得各级地方政府重视的一个新课题。 农村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文化生命力,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依靠本土的建设,需要农民群众的参与。农村社会具有广阔的优秀文化生存的土壤,文化的种子本来就深埋在农村的土壤之中,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起着播撒阳光和雨露的作用,扶持和催生农村文化的种子,把它培育成真正乡土的、牢牢扎根基层的、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农村文化,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种文化”种下的是快乐,收获的是文明。浙江农民“种文化”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根植于农村的文化才是农民所需所爱,所喜闻乐见的。通过“种文化”活动,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及精神面貌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让农民变得快乐自信,让农村变得和谐文明。 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但愿浙江农民的“种文化”活动能在更多地方推广,使其绽放出持久的魅力,成为推动新农村和谐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