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庸与中道: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晁乐红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010089546 ; 978-7-01-008954-6 I S B N : 9787010089546 出版时间: 2010-7-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84页 定 价: 52 元 内容简介《中庸与中道: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比较研究》是作者多年来学术积累的结果,虽然距离完成苗力田先生1990。年首译《尼各马科伦理学》时所提出的将中庸与中道进行比较的哲学课题为时尚早,但毕竟开了一个好头,在比较伦理这一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得这一研究继续深入下去,这也是《中庸与中道:先秦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比较研究》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本书目录序 导 论 一、关于先秦儒家之中庸 二、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 三、关于中庸与中道的比较 第一章 先秦儒家之中庸 第一节 孔子之前的“中”与“庸” 一、“中”字的出现 二、“中”的观念的产生 三、“庸”的诠释 第二节 孔子的中庸思想 一、中庸之道——“全为中” 二、“过犹不及”——“适度为中” 三、中庸的价值指向是和谐 第三节 《中庸》的中庸思想 一、本体论的提升 二、“诚为中” 第四节 孟子的中庸思想 一、权 二、“仁义为中” 第五节 荀子的中庸思想 一、对孔子中庸之道的继承和发扬 二、隆礼至法--“规范为中” 三、“礼为首申、“法为次中”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 一、申道观 二、中道观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中道精神 一、中道是理性和欲望的契合 二、中道意味着德性与规范相统一 三、中道预示着众人之治好于个人之治 第三章 德性与社会 第一节 德性 一、先秦儒家之德 二、古希腊之德性 三、两者的比较 第二节 中庸/中道之德与社会 一、先秦中国社会 二、古希腊社会 三、社会与中庸/中道之德 第三节 中庸/中道之德的概况之比 一、德性细表比较 二、德性总汇比较 第四章 伦理德性的比较(上)--共有的伦理德性 第一节 相似伦理德性的比较 一、节制与节 …… 第五章 伦理德性的比较(下)——特有的伦理德性 第六章 理智德性的比较 第七章 论中庸中的中道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使用说明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