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淡水镇
释义
1 台湾台新北市淡水镇

“淡水镇”在中国有二。一是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另一个则是为中国台湾台北县淡水镇,也是著名歌星周杰伦的故乡。

由来

古时候“淡水”是一个地方的总称,使用于淡水河口与淡水港,更早以前甚至是指整个台湾北部。而“沪尾”即是村落名称,后来“淡水”与“沪尾”并用,日本时代“淡水”才正式取代“沪尾”的名称,而延用至今。但是日本时代的淡水郡,包含今之三芝、石门、八里等乡镇。

“沪尾”一说为原住民之语音,一说如《台湾府志》所载,以碎石筑海平之,为渔民捕鱼之所,村处其尾处而得名。

现状

今日之淡水镇,北邻三芝乡,南以关渡和台北相接,西濒台湾海峡,并与八里一水之隔。东西长11.138公里,总面积70.6565平方公里。淡水镇行政区域划分为33里,计有562邻, 2006年12月底人口数129898人(不含外来学生人口)。 淡水镇公所为淡水镇最高行政机构,由镇长主持镇政下设民政课、财政课、建设课、工务课、农业课、兵役课、秘书室、人事室、主计室、政风室及另设所属机关清洁队、图书馆、托儿所,依法办理相关业务。

淡水是东南亚海陆的中途站,大屯山又是极好的航途指针,因此至今七千年来一直有人类入居淡水,以部落形式过着渔猎、放耕的生活。淡水原住民皆属居住于台北一带的凯达格兰平埔族住民,早期中国和日本的船只,经常停泊淡水,和他们从事贸易。

主要地名

今天淡水地区地名如:沪尾、八里、大屯、圭柔山、北投子等都是平埔族住民留下的。在八里的十三行、淡水港仔平等,尚留有凯达格兰人时代的大片遗址。

历史

十六世纪,西方海权强国,开始逐鹿亚洲,台湾优越的地理位置,引起他们的注意。西班牙人为了确保菲律宾的经营,并为了和荷、英、萄对抗,最先占领北台湾;西班牙人于1629年的秋天,筑圣多明哥城、建教堂,以做为殖民和宣教的基地,与赴中国、日本贸易及宣教的跳板。他们由淡水溯河入台北平原,降服诸部落,并扩张势力到新竹和宜兰一带。

1641年,荷兰为防止中日贸易路线被西班牙截断,遂驱逐西人并重新筑城(即今之「红毛城」)。他们除了镇抚平埔族,也招聚汉人来此拓垦,并致力于硫磺、鹿皮及土产的运销,更利用淡水为港口和中国大陆互市。1661年,郑成功渡海东征,驱逐南台湾的荷兰人,淡水也暂归明郑。此后,淡水除了原有「汉番交易」之外,汉人已渐渐到此从事拓垦,直到明郑降清。渐渐的,淡水因与大陆最近,本身又为良港,「沪尾」由渔村渐成街庄和通商港口。 康熙年间淡北开治设防,淡水由番社渐成村庄,山区也逐渐开拓。早期港口发展在南岸之八里,1792年清廷才正式开放八里坌与大陆对渡,但因泥沙淤积腹地有限,港埠遂又逐渐移至北岸淡水。1808年,水师守备由八里坌移驻淡水。此后,淡水街民环福佑宫形成街衢。

嘉庆年后,淡水不仅成了附近聚落的日常生活消费和物产集散地,也成了地区文化和祭祀的中心,主要庙宇也都先后建立。鸦片战争之后,淡水逐渐为列强所注意,各国船只私下到淡水港贸易,渐被视为具有潜力的市场。

天津条约之后,淡水港已成为国际通商口岸。1862年6月22日正式开关征税。茶、樟脑、硫磺、煤、染料等土产的输出和鸦片、日常用品的进口,不只使淡水成为全台最大之贸易港,也让淡水跃升国际舞台,不仅英国人在红毛城设领事馆,各国洋行也都到淡水设行贸易,因此“年年夹板帆樯林立,洋楼客栈阛阓喧嚣”,淡水进入黄金时代。淡水不但在贸易上独占鳌头,也成为西方文化的登陆台湾的门户。

1872年三月九日马偕博士也抵达淡水,并以此为其宣教、医疗和教育的根据地。西式医院和新式教育得在淡水创设,对早期的台湾开通思想、启迪民智均有深远的影响。1884年的清法战争更肯定了淡水在经济、国防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到了日本时代,淡水渡过了黄金岁月,但却因河道日渐淤浅、大型船舶出入不便,加上日人领台后,大力建设基隆港,兼以台北、基隆间铁路之便,终而取代淡水。虽日人时加疏浚,强化港埠设施,也有重新筑港的计划,但终究无法挽回其命运,地位终于还是被基隆港所取代,渐渐地变为有名无实的国际港,除了大陆的戎克船会来此互市之外,仅剩木材业和石油业利用这没落的港口继续生存。淡水的经济转向以附近腹地的农渔业为主。但日本政府带来的强势公共建设,以及高度行政效率,不仅让淡水港一息尚存,也让它成为附近乡镇的行政及文化中心。

战后,淡水沦为小渔港,虽一直有开港的风声,但却事与愿违。随着大台北都会区的发展,淡水的产业与社会渐渐有了改变。早先经济依赖在此就学的大学生;之后,逐渐变为北海岸观光游憩的重点而生机蓬勃;直到近十年来房地产的热络发展才让淡水在人文与自然环境上起了结构性的变化。例如:过度的市镇开发,造成市容的恶化;大量涌进的外来人口,突显了公共设施的不足和居住品质的退化。话虽如此,淡水特有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却让淡水在居住环境、经济产业和文教发展的生机盎然。“大台北都会捷运系统”和将来“淡海新的市镇”的完成,预期会带给淡水崭新的面貌,淡水的前程更是乐观。

淡水旅游

位于新北市西北隅的淡水镇,南隔淡水河与八里乡对峙,东以大屯山与台北市北投区相隔,北与三芝为邻,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福州市相望。淡水市街沿河而建,很具水乡情调,有威尼斯水都的风韵。

淡水镇,因地势险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使淡水镇屡受异族统治的命运。曾经是桅樯辐轃,名噪一时的热闹商埠,如今却落得夕照晚吟的下场,昔日的光彩荣耀,只有留在老一辈人的追忆中。

美食

淡水历史悠久,也发展出多款多样的饮食风貌。海鲜大餐是渔村不可少的一大佳肴,紧临海岸的中正路上便有众多海鲜餐厅林立,其中以价廉物美的海风餐厅最爱欢迎。“海风”是淡水老字号的海鲜餐厅,其招牌菜为螃蟹炒蛋,成块的新鲜螃蟹先油炸,再与鸭蛋黄大火快炒,蟹肉的鲜美与佐料的独特滋味,是这道佳肴闻名的原因。此外,海瓜子、文蛤、珠螺……亦为每家必备的美味。

小吃方面,淡水鱼丸、鱼酥、铁蛋、阿给等最脍炙人口。昔日讨海的淡水人总把吃不完的鱼加工,做成鱼丸、鱼酥以便保存,中正路两旁林立着许多鱼丸、鱼酥店,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的老店,如德裕鱼丸、可口鱼丸、味香鱼丸、许义鱼酥等。

“阿给”这个耐人寻味的名字是从日文而来,原创老店位于真理街淡水国中旧大门旁,如今则满街都可看到。其做法是油炸豆腐皮中塞满粉丝,再糊上鱼浆,蒸过后浇上食注开特制的辣椒酱,便成了这道风味特殊的小吃。集美食、小吃、老街为一身的中正路,至今仍是淡水最热闹的一条街,近来年更因不少古董店及民艺品店进驻,也营造出民俗色彩与怀旧风味。

交通

搭乘捷运淡水线至终点淡水站下车。

由台北市塔城街搭往淡海的指南客运,或由台北市公园路搭往淡海的新店客远,在淡水站下车。

由基隆火车站旁搭往淡水的台汽客运。

2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

淡水是旧时惠阳地区的行政中心,现惠州市惠阳区的行政中心,淡水是著名的客家侨乡。

中文名称:淡水镇

外文名称:Danshui town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政府驻地:淡水

电话区号:86(0752)

邮政区码:516211

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

面积:83平方公里

人口:30万

方言:客家话(客语)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

机场:平潭机场

车牌代码:粤L

著名企业:联想

特产:淡水酥丸

基本资料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镇地处广东沿海,历史悠久,是靠香港和深圳特区最近的城镇之一,是著名的侨乡。她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部,南边紧靠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与深圳接壤,北与惠州毗邻。全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30万。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是珠三角经济区重点卫星镇,惠阳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行政区划

淡水镇管辖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8个村民委员会,即红星社区居委会、前进社区居委会、东风社区居委会、河背社区居委会、上塘社区居委会、南四社区居委会、上圩社区居委会、张屋社区居委会、大埔社区居委会、桥东社区居委会、草洋社区居委会、松岭社区居委会、排坊社区居委会、坝尾社区居委会、万顺社区居委会、司前社区居委会。洋纳村民委员会、古屋村民委员会、新桥村民委员会、淡环村民委员会、东华村民委员会、石桥村民委员会、土湖村民委员会、桥背村民委员会。

现状

珠三角经济区重点卫星镇,惠阳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惠阳区政府所在地。 与深圳市区相距50公里,至国家一类口岸惠州深水良港仅12公里,离惠州城区37公里,是参与港深产业分工,接受大亚湾大项目辐射的最直接地区。淡水交通发达,深汕、平龙、惠澳等公路干线贯穿其中,经惠州港至香港中港城码头仅47海里,方圆五十公里内有惠州机场、深圳黄田国际机场可供使用;电力供应充足,建有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输变电站各一座以及10万千瓦燃油发电厂,并使用大亚湾核电站电网供电;城市供水采用西枝江引水,日供水量达20万吨,可保证50万城市人口用水需要,邮电通讯与国际同步发展,电话装机容量10万门,已开通4.6万门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文教、卫生、金融、服务、海关货检、治安管理体系均已建立并日臻完善,保证了淡水迈向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

地理优势

淡水镇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丰盈的电力供应,优良的通信系统,完善的娱乐服务设施,以及配套完善的科技、文教、卫生、金融、服务、海关货检、社会保障和治安管理体系,是参与港深产业分工,接受中海壳牌石化项目辐射的最直接地区,是发展现代工业、物流业和“三高”农业、“城郊型”农业的理想之地。

发展情况

经历改革开放十多年的淡水镇,已建立起高效能的有利投资办实业的管理机制,相继制订出一系列支持发展工商业的优惠互利政策,从资金到项目审批,到用地用水用电,人才招聘以及减轻企业负担等各个方面都作了倾斜和规定,淡水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工商人士共同参与建设的新兴城镇。美国、日本、港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包括东风本田汽车、联想电脑等二百多家外资企业相继在淡水扎根发展,使淡水城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目前全镇已创办工商企业1200多家,从业人数10万多人,建成工业厂房100余万平方米,工业拥有食品、服装、机械、电子等24个行业,上了一批投资超千万元的工业项目,70%以上产品实现外销,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并举,外引内联一起上的多层次、多模式、多元化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4: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