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棉所40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物名称:中棉所40 作物类别:棉花品种 品种特性:中熟棉 省级审定:鲁种审字[2001]016号,豫审棉2001002号 育种者:郭香墨、刘海涛、张永山 适应性和适宜地区:中棉所40属中熟品种,适合黄河流域棉区春直播或移栽种植 品种简介中棉所40(中957182)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优质丰产品系521为母本,丰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品系383为父本杂交,并以521为父本回交选育而成。2001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特征特性中棉所40属中熟品种,生育期132天,比中棉所12早熟2天。出苗良好,苗期生长健壮。茎叶有茸毛,叶片淡绿色,大小中等,有皱褶。株高9O—100厘米,植株塔形,松紧适中,透光性好,茎秆红色。第一果枝着生节位6.4节,果枝数平均13.5个,第一果节较长,果枝角度上小下大,现蕾集中。花冠乳白色,雄雌蕊黄色。铃长卵圆形,铃壳薄,铃重5.5克,子指9.5克,衣分41%,霜前花率90%—95%。 抗病性:1997—1998年河南省区域试验指定检测单位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鉴定结果,中棉所40枯萎病病情指数3.74,为高抗型;黄萎病病情指数13,为抗病型。河南省生产试验鉴定结果,枯萎病病情指数1.5,黄萎病病情指数10.4,均属抗病型。 纤维品质:1997—1998年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结果,中棉所40的2.5%跨长27.8毫米,比强度21cN/tex,麦克隆值4.7,整齐度51.4%,伸长率6.8%,各项指标符合纺织工业用棉要求。 产量表现1997—1998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结果,中棉所40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1332.8千克和1252.5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12增产10.7%和13.9%;1999—2000年在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达每公顷1354.5千克和1227千克,分别比中棉所19增产10.8%和12.4%,其中最高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达每公顷1608千克和1488千克。同期在山东省区域试验中,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1323千克和1285.5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12增产12.8%和16%,均居参试品种首位。2000年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每公顷1057.5千克和966千克,分别比中棉所12增产12.3%和15.6%。 栽培要点直播期为4月中旬,移栽田育苗期3月中旬,移栽期以4月中下旬为宜。株型中等偏松散,高水肥田密度每公顷5.25万—5.55万株,中等肥力田密度每公顷5.7万株。该品种对肥水较敏感,应重施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初花期追施复合肥,后期补施磷、钾肥,防止早衰。适当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年份蕾期用量每公顷30—45克,初花期用量每公顷60克,吐絮前后一般不再施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