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空纤维反渗透膜 |
释义 | 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中空纤维反渗透膜 英文名称:hollow fiber reverse osmosis film 定 义:外形像纤维状、中空、具有自支撑和反渗透作用的分离材料,它只能透过水分子而不能透过溶解盐类、胶体、细菌、微生物、有机物等。 工作原理反渗透,简称RO(Reverse Osmosis) 反渗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运用特制的高压水泵,将原水加至6—20公斤压力,使原水在压力的作用下渗透过孔径只有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化学离子和细菌(细菌的体积是反渗透膜孔径的500倍)、真菌、病毒体不能通过,随废水排出,只允许体积小于0.0001微米的水分子通过。通过反渗透膜产出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它目前被广泛用来处理一般的自来水从而提供优质的饮用水(俗称太空水)。 反渗透膜的分类反渗透膜有以下几类:中空纤维式、卷式、板框式和管式。 目前中空纤维式是最先进、最科学的。 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优点中空纤维反渗透膜与其他结构膜体相比:同样条件下与流体接触面积显著增加、装置结构紧凑、安装简单、操作简便、能耗低,并可在常温下操作。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孔的尺寸非常小,它小到最小的细菌和病毒都无法通过,完全可以能保证水的纯净。是理想的反渗透膜。 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有机化工、酿造工业、三废处理等领域。 中空反渗透膜的发展史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为解决宇航人员在太空以及月球的饮水问题,花费了约5亿美元才研究出来的。所以,纯净水在美国又称为“太空水”。反渗透膜是一种高科技的产品。它是经由美国许多的科学家付出无数的心血、时间及金钱研究出来的,并不是一般的过滤器所能类比的。 在21世纪以前,反渗透膜技术都是被国外所垄断,而中国是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掌握了反渗透膜的生产技术.这个历史要追述到建国初期,当时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海水淡化的前景和将来在社会中的作用。 早在1958年,石松研究员等首先在我国开展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海水淡化研究。而在此前1953年美国C.E.Reid建议美国内务部将反渗透研究列入国家计划。 随后1967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海水淡化会战,组织全国在水处理和分析化学、材料化学、流体力学等各个学科的精英会战海水淡化。 1970年,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此期间,他们一直用电渗析技术进行海水淡化,研制成功海洋监测专用微孔滤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电渗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兴岛海水淡化站。 1982年,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经中国科协学会部批准在杭州成立。但是,因为经历了十年浩劫,毕竟还是衰弱下去了,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全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经赫然问世。 1984年,国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为主体,组建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开始对膜技术重视了,但是,美国海水淡化用复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经大面积商业化了,投入到了国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国家为了追赶膜方面技术与世界的差距,,国家科委、军委,以“中心”为依托,组建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开始悄悄研制国产反渗透膜。 2001年,“中心”实行集团化分体管理,所辖三个控股的中外合资公司,两个中资公司和一个研发中心。 反渗透膜当年正式公开问世,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反渗透膜产品,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由中国制造、具有民族品牌的高性能复合膜元件开始投放市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自主反渗透膜技术的国家。 但是,作为反渗透膜的最高点,中空纤维反渗透膜一直是空白。 2008年,山东恒沣膜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国产,打破了国外在该技术上数十年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中空纤维反渗透膜与其他结构膜体相比:同样条件下与流体接触面积显著增加、装置结构紧凑、安装简单、操作简便、能耗低,并可在常温下操作。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孔的尺寸非常小,它小到最小的细菌和病毒都无法通过,完全可以能保证水的纯净。是理想的反渗透膜。 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有机化工、酿造工业、三废处理等领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