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间党派与中国20世纪40年代宪政运动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平装: 36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62032403 条形码: 9787562032403 尺寸: 20.6 x 14.6 x 1.6 cm 重量: 399 g 作者简介常保国,男,1963年生,辽宁铁岭人。教授,法学博士(法律史专业)。1987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专业,毕业后留校,先后任学工部(学生处)科长、校团委副书记。1994年4月转至政治系专职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政治学教研室主任、政治学研究所支部书记兼研究所副所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工会(教代会)主席、副院长、常务副院长、MP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2009年12月任学院院长兼MPA教育中心主任,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委员。 内容简介《中间党派与中国20世纪40年代宪政运动》是在本人博士论文《民主、人权与中道——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的宪政诉求》基础上略做修改而成。在2002年至2005年在职攻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期间,我得到了众多师友的帮助和支持,《中间党派与中国20世纪40年代宪政运动》也是对他们不成敬意的一种回报。 目录序 (1) 绪论 (1) 一、相关文献综述 (1) 二、目前学术研究状况 (3)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视角 (6) 第一章 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及中间力量的兴起(12) 一、中间党派及相关概念辨析(12) 二、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的基本状况(14) 三、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代表人物背景分析(37) 四、20世纪40年代宪政运动特点及国共、中间党派的三方互动(38) 第二章 两次宪政运动高潮的发起和推动者(43) 一、战时中央民意机构:国民参政会(43) 二、发起第一次宪政运动高潮(44) 三、推动第二次宪政运动高潮(65) 第三章 政协会议中的宪政诉求(89) 一、政协会议背景及参会党派力量分析(90) 二、关于政府改组问题的争论 (104) 三、关于和平建国纲领的争论 (111) 四、关于国民大会的争论 (115) 五、关于宪草修改原则的争论 (123) 六、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的争论 (134) 七、宪法审议委员会与“中华民国宪法之父”的苦心设计 (142) 第四章 国共冲突中的宪政选择 (156) 一、制宪国人中的参与、离合与抗争 (156) 二、行宪国人中的合作、纠纷与无奈 (182) 三、内战爆发前后的“中间路线”大争论 (199) 四、在中共新政协筹划中的四种选择 (210) 第五章 “中间路线”思潮与向政协路线的回归 (235) 一、中间派与 第三方面、自由思想分子 (235) 二、中间路线:羌苏国共之外 (237) 三、中间派对待各方之态度 (239) 四、中间路线的基本精神 (250) 五、中间路线与向政协路线的回归 (267)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及对中间势力的宪政定位(270) 一、新民主主义宪政理论的形成 (270) 二、中间阶层与中间党派的宪政地位 (300) 三、新政协筹划中对中间党派的政治策略 (312) 四、《共同纲领》对中间阶层的宪政保障(325) 结论 (333) 附录1 国民党统治时期小党派一览表(337) 附录2 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代表人物背景分析(343) 参考文献(352) 后记 (361)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