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熊猫谷·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 |
释义 | 简介2010年5月29日,大熊猫基地震后重建项目之一,“中华熊猫谷·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在四川都江堰市玉堂镇马家沟奠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费立松介绍,目前,大熊猫的繁殖、饲养技术已取得突破,野放研究是将国宝大熊猫送归自然的最后一步。 根据《拯救大熊猫》等相关文献记载,1953年1月17日,都江堰市玉堂镇辖区从野外获得一只幼年大熊猫,运往成都动物园,开创了近代饲养大熊猫的序幕。因此,“中华熊猫谷”项目的建设就是一场让大熊猫“重归玉堂”的生态行动。 该项目首期占地面积2023亩,总共预计投资1.6亿元人民币,预计3-5年内建成。区域内依序设立后勤工作配套区、科研教育体验区、野外救护检疫区、野化饲养繁育区、半原生态野放过渡试验区、原生态野放实验区等6大功能区。其中,过渡试验区和野放实验区将限制性地对中外科学家、保护组织开放。公众可在野化饲养繁育区观看大熊猫。 “大熊猫繁育野化研究中心”建成后,将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都江堰大熊猫疾控中心”、“陕西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抢救救护中心”共同构建起融大熊猫移地保护、就地保护和野化过渡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有望实现大熊猫这一物种和其栖息地的可持续发展。 费立松说,目前,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的国际研究团队已有雏形。首批亚成体大熊猫将在2010年底送至野放研究中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