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 |
释义 | 版权信息作 者:宓汝成 编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9-1 版 次:1页 数:849字 数:1361000印刷时间:2002-9-1开 本:纸 张:胶版纸印 次:I S B N:9787801497116包 装:精装 作者简介宓汝成,1924年1月出生浙江慈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其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经济史,主攻中外经济关系;工作成果主要有参与编制《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严中平主编,1955年,有俄译本),编辑《中国近代铁路,1847年-1911年》(1980年,有日译本,收于“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翻译丛书”),参与撰述《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严中平主编,1984年)、《中国经济史,1895-1927》(汪敬虞主编,2000年);发表有关太平天国财政经济、近代中国铁路、外债等问题专著论文数十篇,此中约有半数辑入中外文的多种专著或论文集。1980年后出版的著作,先后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0年)、吴玉章社会科学奖(1991)、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多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9)。 内容简介铁路建筑权之掌握在谁的手里,是中国近代铁路运输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进而决定着当时铁路的营运实态,并进而对社会经济产生特有的作用和影响”;该以这些方面作为自己采集史料、编辑资料的对象范围。继则设想了工作步骤,先编涉及路权问题的资料,并分两步走:以1911年为界限年,将此年之前和之后,分别编成一部;经向领导汇报并获认可,即付诸行动。 本《资料》取材,以第一手史料为主,包括中外文档案(或其缩微胶卷)、公报、文集、手稿、日记等等;酌情选用第二手资料,如前人编的史料集以及专著、论文。所收史料,以涉及民国时期铁路路权的为限;起讫年分别是1912年和1949年。 本《资料》编辑的原则是,从史料出发,分列成章,采用专题形式来排比。史料的采录,在尽量避免将原史料过多割裂致损原意的前提下,以截取与所要表明的史实有关部分为原则。 目录自序 凡例 第一章 各省商办铁路的国有和帝国主义列强剧烈争夺中国铁路权益(1912~1919) 第一节 各省商办铁路的国有和民间创设铁路的要求民间和地方当局的筑路要求 第二节 孙中山的铁路设想、计划和筹办全国铁路 第三节 四国银行团追加湖广路借款条件和帝国主义列强剧烈争夺 第二章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攫取铁路权益的活动(1913~1919) 第一节 蓄谋鲸吞满蒙路权和觊觎闽浙赣皖四省境内筑路权益 第二节 强占胶济并企图敷设从山东海口至内地的铁路 第三节 “二十一条要求”中有关铁路的要求和结局 第四节 在独霸中国形势下的铁路侵略 第三章 中东铁路问题(1916-1924) 第一节 俄日间擅行转让中东路一区段和中国政府的抗议 第二节 中国重派督办和与俄亚银行续订管理合同 第三节 协约国在日美为主导下对中东铁路的共同管理及其结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