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黄山书社; 第1版 (2002年1月1日)

平装: 52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806307230

条形码: 9787806307236

尺寸: 20 x 14 x 2.4 cm

重量: 558 g

作者简介

汪高鑫,1961年生,安徽休宁人。1983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思想史、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先后在《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人文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朱熹的人生境界观和价值论》、《对司马光历史盛衰论的再认识》、《秦始皇历史意识散论》、《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等;独撰和参编的著作有《朱熹传》、《中国史学史纲》、《中国理学大辞典》等。

内容简介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对诸子之学受挫、复兴与嬗变中形成的秦汉时期史学进行研究,在两汉诸子学、新经学、史学互为参照之下,展示《史记》、《吕氏春秋》等丰富多采的两汉史学,阐明古代史学的“二重性”基本特征。

目录

作者简介

题记

导言

第一节 秦汉社会与史学思想

第二节 两汉经不与史学思想

第一编

绪言

第一章 秦的统一与秦朝君臣的历史意识

第一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的历史观

第二节 秦始皇的历史意识

第二章 陆贾、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

第一节 陆贾的历史著述了与历史思想

第二节 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

第三章 汉初道家的史学贡献与史学思想

第一节 《淮南鸿烈》的历史哲学

第二节 司马谈的史学贡献与史学思想

第二篇

绪言

第四章 董仲舒的历史思想

第一节 天人感应论及其内蕴的历史盛衰思想

第二节 “三统”说:董仲舒历史变易思想的表述形式

第三节 “大一统”说:董仲舒政治历史秩序的表述形式

第五章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究天人之际”与司马迁的天人观

第二节 “通古今之变”与司马迁的历史变易思想

第三节 司马迁的大一统思想

第四节 司马迁对历史学的认识与实践

第六章 刘向、刘歆的史学贡献与史学思想

第一节 刘向、刘歆的历史文献学贡献

第二节 刘向、刘歆灾异论的不同旨趣

第三节 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及其内蕴的历史思想

第三编

绪言

第七章 王充的历史发展思想

第八章 班固史的二重性特征

第九章 何休的历史思想

第十章 荀悦的史学思想

本卷主要引用书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