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释义 | 机构简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始建于1965年3月,原名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系国家一类科研院所。2001年,更名为重庆汽车研究所,同时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03年,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6年,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007年,更名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并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1月,整体改制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设有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汽车新产品申报公告检验机构、中国汽车产品强制认证检验机构、国家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机构、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机构、国家缺陷汽车检测机构、进口汽车整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检测机构、小批量进口汽车整车检测机构等,并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和试验检测能力,业务范围主要涉及汽车、低速货车、摩托车及零部件、检测设备产品的研究、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试验检测;研发生产特种汽车、单轨列车关键部件、汽车燃气系统、汽车试验设备等。 40多年来,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较强汽车技术研发能力、一流试验设备和较高行业知名度的科研院所,并建设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工业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重要基地及技术支撑机构。“十一五”期间,公司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投入12亿资金加强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基地建设。新的总部基地将建设汽车全方位碰撞、汽车振动与噪声、电磁兼容、汽车节能与排放、电动汽车、替代燃料汽车、汽车整车、发动机、零部件等试验室和汽车产品开发中心,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整、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汽车测试研发基地。 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通用集团转型升级战略要求,把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规模发展转变到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依靠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上来;把业态从检测服务和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型升级为研究开发与检测相结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上来。 更加注重科技的自主创新和人才的培育;更加注重技术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高新科技成果的开发和产业化;更加注重市场开拓和市场营销;更加注重投入产出和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优做强。 发展目标将中汽院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汽车行业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成为汽车工程技术服务商和高科技产品供应商,通过技术创新为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战略思想--优先重点发展研发板块 培育研究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在重点及优先发展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大力积极发展检测板块 强化汽车摩托车测试评价能力,不断满足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及企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行业地位。 --统筹稳健发展产业化板块 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产业板块科技含量和盈利水平,成为集团公司先进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拓展平台。 战略规划研究根据通用集团关于编制2010-2012年发展规划及“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公司正在开展三年发展规划的编制研究和“十二五”发展战略的预研工作。 管理团队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高管成员 董事会 董事长:宋宁 副董事长:任晓常 董事:吕国平、周本学、李开国、谢跃红、谢飞、张小虞、朱华荣、彭韶兵、刘会生 董事会秘书:刘旭黎 监事会 监事会召集人:程彤 监事:周吉光、周安康、阮廷勇、王晓英 经理管理层 总经理:任晓常 副总经理:周本学、李开国、谢跃红、谢飞 总经理助理:谭功廉 财务负责人:邓平群 研究与开发“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优先重点发展研究与开发业务。通过积极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围绕汽车摩托车产品设计、主动与被动安全性、排放与节能技术、NVH、EMC、动力总成控制技术、车辆替代能源、机电液一体化集成技术、测试评价、基础数据库、技术标准等进行重点攻关,加大与国内外汽车设计、咨询机构的合资合作力度,更好地为国内外客户服务。 试验与检测“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大力积极发展该板块,结合总部搬迁项目的实施,对现有整车、发动机及零部件测试评价认证能力进行完善和升级换代,新建十余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试验室,完成在华东、华南、华北测试研发基地的合理布局,不断拓展测试评价业务范围,重点拓展国际业务。“十一五”末,该板块将形成覆盖全面及系统性两方面的特色,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摩托车测试评价认证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基地化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增强经济实力,改变利润结构,以及成为一个上市公司所进行的战略选择。 “十一五”期间,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适当聚焦,充分发挥本院的研发优势,突出科技含量和高成长性,在燃气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特种车辆及其关键零部件、特种车辆及其关键零部件、汽车试验设备、单轨及高速轨道列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发展培育具全国影响力和细分市场龙头企业。 本院产业化基地位于重庆北部新区汽车工业园,占地110多亩,厂房面积约40000平方米。产业实体有重庆凯瑞特种车有限公司、重庆凯瑞车辆传动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凯瑞汽车试验设备开发有限公司、重庆鼎辉汽车燃气系统有限公司等。 学术交流作为中国国内最主要的汽车研发机构之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正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面向世界、服务世界的国际性研发机构,并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国际科技合作正朝着全方位、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方向转变,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正在得到全面提升。已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澳大利亚澳必托、美国德尔福、美国西南研究院、日本KEIHIN、瑞士公证行等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进行了深入的项目合作。今后,我院将继续加大与世界汽车技术强国的合作,着力把我院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研发中心和测试中心,为迅速提高我国汽车开发技术的水平和振兴我国汽车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企业文化人才理念人人是才,人尽其才,全员发展 凡用自己辛勤劳动为中汽院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都是人才。中汽院今天的成就是一代代敬业、忠诚的员工努力奋斗的结果,中汽院的未来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要牢固树立“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兴衰系于人才”的观念。营造吸引各类人才、关心人才的氛围,构建激励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机制,提供促使员工成才条件。在工作中激发员工的潜能,发掘员工的价值,为每一位员工的成才与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做到事业吸引人、情感关怀人、岗位造就人。 院徽释义院徽图案的上半部由原“重庆汽车研究所”简称“重汽研”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大写“C”,“Q”,“Y”,经过精心组合搭配和艺术化处理组成,图案下方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英文称谓“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中各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组合“CAERI”。 院徽喻意着原重庆汽车研究所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为如今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 院徽的上半部图形标准色为红色,代表富有朝气的汽研人热忱、豪迈、创新的精神。图案的下半部标准色为蓝色,代表汽研人严谨、自信、进取的工作精神及汽研人海纳百川,博大、宽广的胸襟。 图案整体似蓝色海面上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喻意着我所的发展前景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同心圆图形又象征着汽车的方向盘,喻意着汽研人团结一心,牢牢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为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而拼搏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院徽是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企业精神象征和企业宣传的重要标志。 企业使命为汽车工业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释义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国家汽车行业研究开发、试验检测及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和技术支撑机构,中汽院肩负着支撑、引领、推动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为把我院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汽车行业的公共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我们将在今后的竞争中不断地发展自己、超越自我,做引领汽车行业发展的科技尖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推动汽车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并矢志不渝地以为汽车工业发展做贡献为己任,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企业愿景一流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伟大的科工贸企业集团 释义 一流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多个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行业的公共平台,为行业提供研究开发、测试评价、政策研究、标准制定等全方位的平台服务;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科技攻关、课题研究、人才引进和积累升华,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伟大的科工贸企业集团:中汽院作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践行者,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国际国内科技交流,促进业务领域拓展;紧密结合业内科技、工程、技术成功转化和贸易产业链,努力发展成为一流的汽车工程技术应用服务商和高科技产品集成供应商,成为伟大的科工贸企业集团。 核心价值观为员工谋幸福,为企业求发展,为股东创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释义 为员工谋幸福:中汽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人力资源当作企业的第一资源,始终把员工当作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始终把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持续提高员工福利,使员工安居乐业,感受幸福,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为企业求发展:企业的不断发展,依赖于员工充分认可中汽院的使命和愿景,并努力为之奋斗。谋求企业持续稳健的发展,是企业的责任和目标所在。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为股东创价值:为股东创造价值是公司存续的基本要求,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之一。只有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才能确保公司发展得到持续有力的股东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股东所创价值包括品牌、人才和经济等三个方面: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公司最大的无形资产。品牌是公司技术实力、信誉、服务质量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公司拓展市场、做大规模,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人才价值也是股东价值的重要体现。建设一套完善的人才发现、任用和塑造的用人体系,营造一个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打造一个吸引优秀人才聚集的高技术服务企业是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基础。 创造经济价值,就是努力提高公司经营的投资回报,增收节支,追求合理的经营回报。 为社会做贡献:贡献社会、报效祖国是企业的责任。在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中汽院将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精神艰苦奋斗,诚信敬业;科学严谨,协作奉献;创新发展,追求卓越 释义 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中汽院从小到大,由弱渐强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经过几代汽研人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今天瞩目的成绩。汽研人紧抓发展关键,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确定发展目标,发扬锐意进取、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精神,积极拓宽发展思路,创造发展条件,加大科技能力建设,开辟新的增长领域,谋求中汽院更大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永不满足,把成绩当作新的起点,不断进行新的实践,努力争创行业一流的科技先导型企业,塑造一流的企业形象。 诚信敬业: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而无存”。诚信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企业和个人在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信誉好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中汽院作为科技型企业,要信守对客户、对员工、对社会、对股东的诚信,履行承诺。 科学严谨:科学严谨,是从事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不脱离实际,不急功近利,忠于依据和事实,坚守准则,遵循科技工作的条理逻辑,结合技术更新和技术创新谓之科学态度;一丝不苟、及时、准确、规范,严肃,认真,严密,周到谓之严谨。只有以科学、严谨并重,方能将科技工作做到位。 协作奉献:我们每一个岗位都相对独立,又全局关联。企业员工需要多交流、多协调、互相帮助,秉承“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共同进步”的宗旨,做到精诚团结,同舟共济,才能形成和谐的信赖和支持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理解的工作氛围和友好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利用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企业的建设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创新发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我们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技术方面,不断研究新技术在行业的应用和革新,攻克技术瓶颈,为技术支撑和引领方向提供有力保障;在管理方面,通过体制、机制的管理创新,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调动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并发挥积极作用。 追求卓越:卓越是一种优秀的境界。追求卓越是一种生活、事业态度。中汽院企业与员工都追求更高的目标,永不满足,不断自我超越,实现突破。追求卓越意味着优良的品质、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持续发展的良好趋势和尽善尽美的价值实现。 员工守则忠诚奉献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团结合作 遵纪守法 忠诚奉献。 忠于国家,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履行国有企业“三个重要使命”;忠于公司,自觉服从公司利益,维护公司形象;忠于事业,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坚决贯彻、执行公司作出的决策和决定;最富有热情地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做有损公司形象的事,不说有损公司形象的话。 爱岗敬业。 热爱企业,珍惜岗位,职业素养良好,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全心全意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公司改革发展贡献才智;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公司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尽善尽美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公司科学发展建功立业。不消极怠工,不玩忽职守,不论事情大小、任务轻重,都能认真对待、善始善终。 勤奋学习。 树立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观念,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习惯和修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实际中,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诚实守信。 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乃价值之基、立身之本、尊严之源。不说谎、不作假,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言必信、行必果,忠于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诚信恪守人格,以诚信赢得客户。 团结合作。 工作中顾全大局、团结同志,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配合默契;生活中坦诚待人、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不断增进友谊和互信。不断增强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善于在团队建设中的实现个人成长。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遵纪守法。 讲党性、讲原则、懂规矩、守纪律。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职业行为准则。各级领导人员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廉洁从业,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不断强化职业操守。“勿以恶小而为之”,杜绝违规违纪,勿存侥幸心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高压线千万不能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