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 |
释义 | 一、 宗旨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旱洪涝灾害频繁,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15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的25%。预计到本世纪30年,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在降水不减少的情况下,人均水资源下降为1760立方米,将逼近国际上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的警戒线!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与国民经济发展布局严重错位,华北、西北的区域性缺水更为严重。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目前,我国农业用水量大约4000亿立方米,灌溉用水总量3600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但是,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相当低,根据最新统计,我国平均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43,灌溉水的生产效率约1.0kg/立方米。在主要依靠降水的8000万公顷旱农区,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只有0.56,旱地农田水分生产效率约为0.6~0.75 kg/立方米。上述指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节水潜力还相当大,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渍涝和农业水环境污染治理的任务在我国还相当艰巨。 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瞄准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以解决农业节水、农业水资源与水环境、农业水旱灾害防治等重大水问题为宗旨,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以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为突破口,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农业资源环境及农业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以水—土—植物有机结合,工程措施和农业生物措施相统一为特色,在深层次上开展植物高效用水机制、水与生态的相互作用、农业和生态节水技术、农业水资源持续利用和水环境整治、农业水灾害防治、水土保持与流域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宏观政策及战略研究,推动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问题的解决,为保障我国的食物安全、水安全及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二、 战略定位 对外开放的农业水问题基础研究中心(基地) 农业水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咨询评价中心(特别是农业节水技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城镇水利技术、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整治技术、节水机具与新材料等及相关的技术咨询与评价) 国家农业水政策宏观战略研究中心 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技术培训推广中心 跨学科水问题高级人才培养中心 中国农业水问题国际交流中心 三、研究方向与主要任务 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为:以认识不同尺度的农业和生态系统中水运行规律、水资源形成转化和水环境演变过程及机制,提高农业和生态系统用水效率、减少农业水灾害损失为研究方向,以重点解决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问题为目标,为发展我国的节水高效农业,保证水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控制农业水灾害发生,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中心的总体目标和方向,确定的具体研究任务为: 节水农业应用基础与调控模式 农业节水新技术与农业水管理 节水材料与机具 水资源及其优化配置 农业水环境与水灾害 水土保持与流域管理 城镇雨洪利用 农业水政策与水经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