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农工民主党开封市委员会 |
释义 | 组织概况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是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具有政治联盟特点,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 农工党开封市支部成立于1985年5月,吴博亚任支部主任,王华桂任支部副主任。1986年9月5日,农工党开封市第一次党员大会召开,选举委员9人,吴博亚任主委,王华桂、王培顺、郭云静任副主委,农工党开封市委正式建立。 1991年12月7日,农工党开封市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委员11人,吴博亚任主委,徐利华、郭云静、蒋忠仆任副主委,赵培书任驻会秘书长,农工党开封市第二届委员会建立。 1996年12月18日,农工党开封市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上选举了第三届委员会,吴博亚任主委,徐利华、蒋忠仆、陈清任副主委,选举委员13人。 2001年9月13日,农工党开封市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上选举了农工党开封市第四届委员会,蒋忠仆任主委,陈清、张武星、郭书文任副主委,平晓雯任秘书长,选举委员16人。2002年5月,增补平晓雯为四届委员会副主委。 2006年9月8日,农工党开封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委员16人。在五届一次会议上,选举蒋忠仆为主任委员,陈清、平晓雯、张武星、郭书文为副主任委员,平晓雯为秘书长(兼),截至到2007年3月底,农工党开封市委基层组织有一个基层委员,11个支部、农工党员347人。成立了3个工作委员会即:医疗工作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农工党开封市委机关设有办公室、组宣科。 参政议政农工党市委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工作。通过健全领导机构,加强工作班子,形成多层次参政议政工作体系,参政议政能力和调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农工党员有347人,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4人,5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41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他们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合作共事能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积极参与民主协商。市委会主要领导积极参加省、市中共党委和政府召开的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以及重要任务、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安排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是在政协会议和活动中发挥作用。农工党开封市委重视在政协会议和活动中发挥作用,就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了解社情民意、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提案和大会发方。1992年六届市政协期间,王华桂提出的《希望办老年知识分子之家或老年知识分子公寓》被作为重点提案采纳。1994年七届市政协期间集体提案《加强开封市农村卫生工作,切实搞好三项建设》被定为重点提案。1994年吴博亚在省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彻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被作为大会发言,在《中州统战》刊登。1994年省八届人大代表徐利华提出的《关于我省血源管理应尽快立法》建议,获优秀建议奖。1995年农工党市委集体提案《认真贯彻〈紧急通知〉,加强我市药品管理》被定为重点提案。《加大扫黄打击力度,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提案。获1996年市优秀集体提案奖。2001年蒋忠仆在省政协八届会议上提出的《完善医疗补偿机制,促进医疗事业良性发展》提案,在大会上发言并获省优秀个人提案奖。2002年5位党员获农工党河南省委颁发的“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奖”,农工党开封市委获农工党河南省委颁发的“参政议政先进集体奖”。2002年市政协八届会议期间农工党集体提案《切实提高我市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平晓雯提出的《工业强市,技术培训先行》提案,获市优秀集体、个人提案奖。2004年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农工党集体提案《关于尉氏县发展新型农村医疗的调查》被列为重点提案。《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我市公立医院快速健康发展》提案获2004年市优秀集体提案奖。2005年农工党集体提案《积极稳妥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市政协定为八大重点提案之一,《进一步完善我市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抗击风险能力》提案被评为开封市2005年优秀提案。2006年农工党集体提案《以人为本,构建我市社区服务网络》被评为开封市2006年优秀提案,农工党员阎杏莲书写的提案《综合利用菊花资源,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也被评为2006年市优秀个人提案。1995年农工党开封市委曾荣获“河南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2001年荣获省农工党河南省委颁发的“世界第十三个国际科学与和平国医疗咨询服务优秀活动奖”2004年12月荣获农工党河南省委授予的“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