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粮食波动论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李岳云 等著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7-1 版 次:1页 数:301字 数:243000 印刷时间:2001-7-1开 本:纸 张:胶版纸印 次:I S B N:9787109068742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采用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并总结了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并对各波动周期形成的背景作了纵向比较;根据地区、作物品种不同对粮食生产波动进行了方差分解与模拟,以反映波动的来源和结构特征;检验了固定性投入对粮食波动的影响,并讨论了我国东、中、西部因开发水平不同所引起的波动特征差异;分析价格、制度和政策因素对波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的有关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李岳云,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5年11月生于江苏无锡。1967年南京农学院农业经济本科毕业,在东北工作十几年后重返母校读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先后赴英国伦敦大学、日本大学和美国康乃尔大学学习、研究。担任过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经济贸易学院院长等职,现任该院党委书记兼海峡两岸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副会长、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学术委员等职。专著《中国粮食波动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牵头主持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的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等奖。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序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研究拟回答的几个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粮食生产波动研究 2.2 粮食供给波动研究 3 粮食生产与粮食供给:理论分析 3.1 粮食的产量、商品量与总供给 3.2 厂商理论:农产品供给 4 制度、政策与农业发展 4.1 制度变迁与农业发展 4.2 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 4.3 粮食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5 农业制度安排的简要回顾(1978-1997) 5.1 农村改革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 5.2 粮食购销制度的变迁 5.3 粮食政策的历史沿革 6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特征 6.1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总体特征 6.2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结构特征 7 中国粮食生产稳定与波动的成因 7.1 粮食生产稳定的机理分析 7.2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 7.3 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实证分析 8 粮食价格波动的型态及其影响 8.1 粮食价格变动的总体趋势 8.2 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供给面成因 8.3 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流通面成因 8.4 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需求面成因 8.5 价格波动对生产波动的影响 9 制度因素对粮食生产和供给增长的影响——以江苏为例 10 制度因素对粮食生产和供给波动的影响——以江苏为例 11 农民理性与政策“理性” 12 基本理论、前景分析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评审意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