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
释义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1年7月1日)

平装: 120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0开

ISBN: 7301050798

条形码: 9787301050798

商品尺寸: 20.6 x 14.2 x 5 cm

商品重量: 1 Kg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三编,围绕着创造——作品——接受这三个环节展开。每一范畴之下,先作一提要说明,略说此一范畴的基本涵义及历史发展,然后按历史顺序罗列理论资料。在创造——作品——接受这个系统中,艺术作品是最中心环节,把它列为第二编。承上为第一编为创造,启下为第三编为接受。书后附录,乃论家简释,按朝化顺序排列,供读者查阅参考。

媒体评论

前言

古代中国,诗话、词话、曲话、文论、画论、乐论、剧说、赋说、书品、点评等等,浩如烟海、散见于各种典籍。如要加以概括,本可统名为“艺文学”,以与历代的“艺文志”相照应。但在犹豫再三之后,我还是按照现代称谓,把这些统称为古典文艺学,这更便于和现代文艺学相照应。

中国古典文艺学源远流长,传统悠久,卓然独立于世界文艺学之林。

中国古典文艺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概括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经验,自成体系,运用了一套独特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如何探索中国古典文艺学,掌握完整体系,理清基本范畴,这已经成为文艺学界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的解决,有待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置中国古典文艺学于世界文艺学之林,把它和西方及东方其他各国的文艺学作比较研究,这也许是探索中国古典文艺学体系及其特点的重要途径。有比较才能鉴别。然而,比较,不是比枝节皮毛,而是找本质特征,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方法。

比较要从实际出发,必须实事求是。比较,当然不止于事实比较,而应提高到价值比较的水平。但是,价值比较必须建立于事实比较的基础之上。为了比较,需要掌握对象的基本事实,既要知己,又要知彼,知己而又知彼,才能两相比较,辨别异同,评判优劣,从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艺学。

为了掌握中国古典文艺学的基本轮廓,可以按照历史顺序逐代考察,理出占典文艺学的历史脉络。此外,是不是也可以从考察中国古典文艺学的基本范畴着手,进而弄清其思想体系呢?这也许是曲径,然而不妨一试。范畴,乃是思想体系这张网中的许多纽结,从各个纽结着手,弄清纽结之间的联系,亦能掌握思想体系之网。

无疑,无论是理论科学还是历史科学,都要追求理论和历史的统一。研究中国古典文艺学的历史,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罗列现象、只摆事实,而要在事实的基础上,探索基本范畴、思想体系的历史生成。若要对中国古典文艺学作理论研究,掌握基本范畴的内在逻辑,了解它的理论价值,也需要弄清历史发展的脉络。

文艺学范畴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发展,因此,考察文艺学范畴也当然不能离开历史。

任何艺术思想都产生于人类的艺术和审美活动基础之上。作为人类活动的方式之一,审美活动在开初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伴随着人类最基本的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的发展而产生,并且就渗透在这些活动之中。庄周所曾描绘过的一些实践活动,如庖丁解牛、轮扁斲轮、佝偻承蜩、梓庆削木等等,其实都已带上了审美活动的性质,只是这样的审美活动还未从实践活动中分离出来。宰牛巨匠庖丁经过近二十年的苦练,解牛数千,熟而生巧,因而能在解牛时,从容自如,游刃有余,获得了实践的自由。在这种自由实践活动中直接享受到了审美的愉悦,劳动本身就具有了审美性质。“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踌,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解牛而达到这种境界,就上升为审美活动了,但这还不是艺术活动。

……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创造

一 感物

二 感兴

三 比兴

四 神思

五 虚静

六 妙悟

七 物化

八 文气

九 虚实

十 动静

十一 法度

十二 立身

十三 愤书

十四 体势

第二编 作品

一 文道

二 情志

三 意象

四 竟境

五 气韵

六 形神

七 文质

八 真幻

九 情理

十 情景

十一 中和

十二 刚柔

十三 文体

十四 通变

第三编 接受

一 知音

二 知人

三 兴会

四 美丑

五 趣味

六 风骨

七 奇正

八 言意

九 自然

十 教化

附录 论家简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