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平装: 23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11026870 条形码: 9787811026870 尺寸: 20.2 x 13.8 x 1 cm 重量: 240 g 作者简介徐敏杰,生于1956年11月(农历)。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现就职于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研究。出版专著两部:《党的思想建设》《党内关系》(与人合著);主编书六部:《励精图治固本强基》(丛书)《党建著作导读手册》《新编思想政治工作》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个人主持省级以上课题3项,合作完成课题10余项。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作者紧紧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主题,介绍这条红线贯穿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问题,既有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追溯,又有对党执政现实的关注,内容丰富,视闽广阔,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点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分析框架。 目录一、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的根本建设和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面对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的要求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自身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决定的 (四)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深刻反思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一)执政党角色的转变历程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现状 (三)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四)时代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含义及特点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范畴 (四)党的执政建设理论发展趋势 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 五、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建设新的总体布局 (一)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的关系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关系. (四)在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水平 六、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 (一)基层党组织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地位及基本属性 (二)基层党组织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三)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现状 (四)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方向 七、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党内民主 (一)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之策 (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原则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发展党内民主的辩证关系 (四)党内民主建设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八、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保障 (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内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 九、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执政方式 (一)执政方式的科学内涵 (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在转变执政方式 (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十、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三)改善民生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十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的全新理念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 (四)在领导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胡锦涛(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节选)(2004年8月22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 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