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传输体系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传输体系研究 作 者:李志坚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ISBN: 9787313062499 开本: 16开 定价: 28.00 元 内容简介《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传输体系研究》向公众提供电视公共服务,本质上是将电视节目从公共电视机构发送给公众的传输过程。电视传输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从电视公共服务的角度看,又不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没有选择电视传输的纯技术研究的角度,而是从电视传输技术及其演进切入,尝试将与电视传输相关的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投融资、管理等诸多要素放在一个体系中,以电视传输体系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研究如何构建电视公共服务要求下的中国电视传输体系。《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传输体系研究》在深入分析中国电视传输体系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分别从电视传输体系的技术、运营、监管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公共服务战略。 《中国电视公共服务的传输体系研究》适合媒体从业人员、政府职能管理部门人员、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和研究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李志坚,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现执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媒体产业与技术政策、数字音视频版权管理等。 图书目录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现状 第2章 电视公共服务与电视传输 2.1 电视传输服务与传输体系:分析框架 2.1.1 电视公共服务 2.1.2 电视传输体系 2.2 电视公共服务理论回顾与述评 2.3 中国电视传输的公共服务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变迁对电视公共服务的影响 3.1 电视技术发展的简要回顾 3.1.1 三种主要的电视传输方式 3.1.2 有条件接收技术 3.1.3 视频压缩技术 3.2 技术变迁对电视公共物品属性的影响 3.2.1 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概述 3.2.2 技术变迁下电视的公共物品属性变化 3.2.3 公共物品属性变化对电视公共服务的影响 3.3 技术变迁对节目多样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发展历程 4.1 我国电视传输体系发展的四个时期 4.1.1 点状传输时期(1958~1968年) 4.1.2 由点到面的地网传输时期(1968~1985年) 4.1.3 天地一体的高速发展时间(1984~2001年) 4.1.4 全面数字化的推进时期(2001年至今) 4.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回顾 4.2.1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背景 4.2.2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发展历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主要问题 5.1 “普遍性”问题 5.1.1 电视覆盖率仍需提高 5.1.2 “村村通”工程返盲严重 5.2 “多样性”问题 5.2.1 公益性节目覆盖率有限 5.2.2 城市有线电视规范化管理不足 5.3 “均等化”问题 5.3.1 城乡电视传输的服务差距明显 5.3.2 城市地面电视未受重视 5.4 新型电视传输方式利用问题 5.4.1 广播电视传输手段的灾害警报功能尚未开发 5.4.2 新型电视传输方式的信息发布功能需要拓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问题成因分析 6.1 技术选择 6.1.1 “村村通”工程重视有线和卫星传输 6.1.2 地面电视数字化转换推进力度不够 6.2 运营机制 6.2.1 从鼓励“造血”到要求“输血” 6.2.2 对不同的传输方式采取不同的定位和运营政策 6.3 监管方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电视传输体系的公共服务战略 7.1 技术创新 7.1.1 技术再定位 7.1.2 “三步并两步” 7.1.3 开发新功能 拓展新渠道 7.2 运营创新 7.2.1 产业养事业——国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金 7.2.2 事业产业化——农村电视传输有限责任公司 7.3 监管创新 7.3.1 制定“必须传输”规则 7.3.2 我国有线电视的频率配置 7.3.3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带宽 7.3.4 数字地面电视的“必须传输” 7.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